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
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后。
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
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
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
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
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
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
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后。
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
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
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
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
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
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从艺术风格来看,整首词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感慨和独特的情怀。
开篇“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通过对秋风的描绘,揭示了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叹。"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则借景抒情,山川之瘦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个人的孤独与忧愁。
"微雨后。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一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微雨、寒雁、湿润的衣袖和萧索的荷花柳枝,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其中“悄不似黄花”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风味尽如旧"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内心的情感依然如故。
"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此句中,“崇台”即姑苏台,是诗人登临所在之处。寂寞的氛围和反复搔首的动作,都显示出诗人的沉思与孤独感。
"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翻卷的云端、连绵的雨幕和斜射的阳光,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则以衰败的野草、飘逸的荒烟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时光忧虑和闲适之情。而"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则是诗人在表达对古代隐逸哲学家庄周(又称渊明)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和生活态度。
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一幅秋日登高望远、怀旧思深的诗人心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