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
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
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
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
斑斑花逐春风起,爱君词章亦如此。
逸思朝凌葛岫云,清心夕比蛟潭水。
白鹿苍松诗近仙,钜泽名山画为史。
绝俗应同三岛间,结茅何必千岩里。
岩里烟云如满襟,凡情日浅道自深。
不向南山歌白石,何须北斗并黄金。
春天远羡壶尊乐,夜月徒摇旌旆心。
龙唇古琴怀古操,为君一写涧泉音。
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
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
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
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
斑斑花逐春风起,爱君词章亦如此。
逸思朝凌葛岫云,清心夕比蛟潭水。
白鹿苍松诗近仙,钜泽名山画为史。
绝俗应同三岛间,结茅何必千岩里。
岩里烟云如满襟,凡情日浅道自深。
不向南山歌白石,何须北斗并黄金。
春天远羡壶尊乐,夜月徒摇旌旆心。
龙唇古琴怀古操,为君一写涧泉音。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的《题郡城欧阳氏草堂》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草堂内外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氛围。
首联“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以“桃源”暗喻理想的隐居之地,与繁忙的都市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那厌近江关”则说明草堂虽靠近江边,却并不因此而感到厌烦,反而增添了生活的便利与诗意。
颔联“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门外行人的匆匆与壶中人的闲适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
颈联“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提到古代的隐士陶弘景和文人庾子山,借以表达对古代高人雅士生活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共鸣。
尾联“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描绘了草堂内书卷与药物的香气,以及花瓣洒落在席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充满文化气息与自然美的生活环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隐居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
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
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
花丛里,金炉满爇,龙麝烟斜。此景转堪夸。
深意祝、寿山福海增加。玉觥满泛,且莫厌流霞。
幸有迎春寿酒,银瓶浸、几朵梅花。
休辞醉,园林秀色,百草萌芽。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綵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