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
《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

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还京华。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0)
注释
贾生:指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
赊:形容路途遥远。
终年:整年。
京华:京都的繁华之地。
麟符:古代象征君权的符信,此处指宰相的恩宠。
隋苑:隋朝的皇家园林。
斜:傍晚,太阳西下。
明旦:明天早晨。
惆怅:内心感到悲伤或失落。
远山:远方的山脉。
残霞:傍晚的落日余晖。
翻译
贾谊在京都长沙度过了三年时光,老朋友的思念绵长而遥远。
他早已准备好整年过着清寂的生活,却没想到今天会返回繁华的京都。
宰相的恩宠如同麒麟符节般深厚,他在隋苑中享受欢乐,夕阳西下。
明天早晨江边更添惆怅,远处的山峦和青草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通过这短暂的五言律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首句“贾生三载在长沙”,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地点的变迁,"故友相思道路赊"则透露出因时空隔阂而生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贾生”指的是历史上的贾谊,他曾被贬官到长沙,此处借用以表达诗人自己的遭遇。

接着,“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还京华”,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返京城的喜悦。"终年"两字暗示着岁月无情,而"今日还京华"则是对命运转折的一种庆幸。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诗人在此感谢周公的知遇之恩,并回忆起在隋苑中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麟符"是古代官职的印信,代表着高贵的地位和深厚的情谊;"日欲斜"则描绘出黄昏时分,朋友间欢聚时光的宝贵。

最后,“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诗人在清晨的江边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这种情怀是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缅绵。"明旦"表达了时间的新开始,而"远山芳草映残霞"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深厚的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徐铉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哭千山剩人法弟三首·其一

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

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

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0)

悼无方二首·其二

一上金仙殿,常思作殿人。

香台频咒愿,愿汝记前身。

海鸟千波影,山花隔岁春。

论因无苦系,当不重迷津。

(0)

栖贤山居十首·其四

自笑吾生足,支藤上紫霄。

松门山日近,野火石云烧。

老母留芋供,邻僧隔水招。

一声樵笛响,催我下峰腰。

(0)

病二首·其二

万缘教散去,一衲且相依。

身共水云淡,心随钟磬微。

未须分彼此,无复计从违。

语默二俱丧,人疑鲁祖机。

(0)

留别张梦回

惜别张居士,慇勤寄一言。

干戈犹未已,瓢笠尚能存。

山浅无黄独,林深有白猿。

古今看欲尽,相待惟蓬门。

(0)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

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

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