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

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

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同品尝荔枝的温馨场景,引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中“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描绘了去年与友人共享荔枝的美好时光,月光下的板桥增添了这份回忆的浪漫色彩。“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则直接点明了眼前的荔枝勾起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切。“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运用象征手法,将友人所在之地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紫霄山的朝暮与江上的渡口,都成了思念的寄托。“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则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从遥远的南安寄来的书信,等待与期盼的心情,时间仿佛在等待中变得漫长。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具体的景物和事件,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思念的绵长。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战城南

朝出战,徐吾南,莫出战,祁连北。

军声遥惊瀚海翻,杀气直入天街白。

自古圣人以五兵治不道,腹心爪牙各矢厥。

谋力为民除残去蟊贼,胡为彼顽不我率。

挥我天兵奋长戟,虎罴咆哮鸷鸟击,薄其穹庐夜不食。

招摇为我怒,弧矢为我直,参旗开张虎奋翼。

蹀胡之血,斫胡之头,悬之藁街竿百尺。

戎胡万里恒威德,一身为长城,四海永宁谧。

下传子孙,上宁邦国,声施千秋永无极。

(0)

梅花·其九

干如精铁老犹神,独秀江干胜玉真。

香绽寒枝惊木客,珠生枯蘖骇鲛人。

霜威未遂金笳调,阳气初吹玉管尘。

残腊尚留芳意在,剩簪银烛照和春。

(0)

忆云峰寺

忆昔登临日,披云谒上方。

楼台通海气,花木近天香。

佛骨陈千古,禅心眇八荒。

重来深有兴,准拟在秋凉。

(0)

泗州

飘飘帆席去如驰,坐倚船窗看晚炊。

河口驿亭题泗水,山头县郭认盱眙。

当年楚汉兴亡处,今日风云际会时。

已筑祖陵开寝庙,黄童白叟望旌旗。

(0)

醉歌行赠夏叔干

昨日江上沙,东头涨起西头倒。

今日江上沙,西头渐高东头少。

子少我方壮,子壮我衰老,气义还如旧时好。

我昔南回凌瘴烟,恶风掀?西江船。

归来无处采薇蕨,自向江头弄明月。

隔江美人招我游,白沙翠竹明月舟。

天风潇潇落寒水,一去便为三日留。

回头看人世,人世可长叹。

赠人不有锦绣段,谁肯报之青玉案。

子独爱我春草青,我独爱子双眼明。

凹镜那知玉颜好,急弦始见枯桐清。

莫信飞鸿书可寄,莫信盟鸥不相弃。

不如浇密向饧中,到底甘甜复联缀。

子有酒浮玉缸我,有诗充锦囊我醉。

子酒子歌我诗诗,馀酒醉春阳熙熙。

醉里乾坤漫颠倒,梨花乱发流莺啼。

莺啼不须歇,梨花不须落,古道千年只如昨。

(0)

云山图歌

云山云山一何好,日夜无端入孤抱。

平生性僻爱云山,岂知却被云山恼。

昔住阚湖烟水东,一行一坐青山中。

青山起伏春蔼蔼,白云吞吐天空空。

寻复扁舟泛吴越,吴越青山更清绝。

联联翩翩接荆楚,千里白云如喷雪。

只今置身城市閒,可怜举眼无青山。

琴抚归樵碧窗静,歌咏紫芝清夜阑。

安得便携妻子去,入山竟作山中住。

纵然宾客远相过,山窅云深不知处。

自念少时贪读书,壮年立志卑唐虞。

半世未明周孔学,九重空望夔龙趋。

短剑虽曾铸顽矿,蒯缑零落尘埃冷。

忍闻天下暗旗旌,耕莘钓磻向何境。

仰天俯地徒尔为,与世低昂心转迷。

几迥对饭不能食,慨然只起云山思。

城中隐君胡仲厚,酌酒论诗十年友。

经书不独满胸中,画作何曾在人后。

知我已是山中人,先为画山兼画云。

晴天倒飞秋海浪,浪中乱叠苍龙鳞。

中有乔林结层绿,长梢半掩溪边屋。

兔迹鸟道隔重峦,正好开门枕寒玉。

我得此图良慰心,但觉云山思愈深。

他日能偿结茅愿,可无仲厚来相寻。

袖拂白云相对坐,坐久嗒然吾丧我。

此时不复有云山,山鸟自啼花自堕。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