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重门深锁禁钟后,月满骊山宫树秋。
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重门深锁禁钟后,月满骊山宫树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宴席已散的凄凉氛围。"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两句通过对比昔日华丽的车驾与今日冷清的人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欢乐场景的无限怀念和现在孤寂生活的深深哀愁。翠鬟指的是宫女们的装饰,丹脸则是化妆后的容颜,这里用以形象地表现宫廷女性的美丽,但现在这些都不能驱散诗人心中的忧愁。
"重门深锁禁钟后,月满骊山宫树秋"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宫中寂静而又冷清的景象。重门深锁意味着宫门紧闭,外界的喧嚣与欢乐都无法进入;禁钟后的寂静更是加深了这种隔绝感。而月亮如水般洒满骊山(古时对宫中小山的称呼),以及宫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萧瑟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繁华与今日冷清的对比,以及对宫廷生活孤寂氛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境遇的哀愁。
嘉平至孟陬,丽谯春再颁。
齐民拨不开,杂遝来如山。
农家卜休咎,多以觳觫观。
颇闻举体赤,其咎为燥乾。
又云尾角白,亦虑冬祁寒。
吾惫不能耕,对之发长叹。
平生愿丰心,虽老犹如丹。
方兴西畴务,稍觉南船悭。
展转夜少眠,呕噎晨废餐。
敢望馀粮栖,渐恐拾穗难。
陛下仁如天,役简税赋宽。
临遣皆循良,黜削先饕残。
一丽丹书内,孰若青史间。
仆方侪民伍,谁为语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