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蜕蝉忧。
终更末伏应无暑,望见中元便有秋。
风爽气先青草动,雨凉心共白莲幽。
谁能跨鹤乘西颢,三十三天取次游。
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蜕蝉忧。
终更末伏应无暑,望见中元便有秋。
风爽气先青草动,雨凉心共白莲幽。
谁能跨鹤乘西颢,三十三天取次游。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日月跳丸逝不留"描绘出时光飞逝的景象,日月如同球体迅速流转,不留痕迹;"吟蛩得意蜕蝉忧"则通过蟋蟀高声歌唱而蝈蝈低声哀鸣,表现出不同生命体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终更末伏应无暑"预示着夏日炎热即将过去,而"望见中元便有秋"则透露出诗人对盛夏过后的凉爽秋天的期待。中元可能指的是农历七月,古代中国人常在这个时候感觉到初秋的气息。
"风爽气先青草动"写出了秋风带来的清爽,草木随之摇曳生姿;"雨凉心共白莲幽"则描绘出雨后的凉意和莲花的幽静美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腻感受。
"谁能跨鹤乘西颢"中的"跨鹤"常用来比喻道家修炼成仙登天之境界,"三十三天取次游"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天界层级,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超脱尘世、达到高远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