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次韵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蜕蝉忧。

终更末伏应无暑,望见中元便有秋。

风爽气先青草动,雨凉心共白莲幽。

谁能跨鹤乘西颢,三十三天取次游。

(0)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跳丸:像弹丸一样快速移动。
逝:流逝。
留:停留。
吟蛩:吟唱的蟋蟀。
蜕蝉:蝉蜕变时。
忧:忧虑。
终更:末伏结束。
应:应该。
无暑:没有暑热。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秋:秋天。
风爽:清爽的风。
气:气息。
青草:青草。
动:开始活动。
雨凉:雨后的清凉。
白莲:白色莲花。
幽:幽深。
谁能:谁能。
跨鹤:骑着仙鹤。
乘:乘坐。
西颢:西方的清空。
三十三天:道教中的天界层次。
取次:随意。
游:漫游。
翻译
太阳和月亮像弹丸般飞逝,毫不停留,吟唱的蟋蟀感到欢畅,蝉却为此忧虑。
到了末伏,暑热应该会消退,看到中元节就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清风先于青草感知凉爽,雨后的清凉与白莲的幽香共存。
谁又能骑着仙鹤,穿越西方的清空,随意漫游在三十三重天之上。
鉴赏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日月跳丸逝不留"描绘出时光飞逝的景象,日月如同球体迅速流转,不留痕迹;"吟蛩得意蜕蝉忧"则通过蟋蟀高声歌唱而蝈蝈低声哀鸣,表现出不同生命体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终更末伏应无暑"预示着夏日炎热即将过去,而"望见中元便有秋"则透露出诗人对盛夏过后的凉爽秋天的期待。中元可能指的是农历七月,古代中国人常在这个时候感觉到初秋的气息。

"风爽气先青草动"写出了秋风带来的清爽,草木随之摇曳生姿;"雨凉心共白莲幽"则描绘出雨后的凉意和莲花的幽静美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腻感受。

"谁能跨鹤乘西颢"中的"跨鹤"常用来比喻道家修炼成仙登天之境界,"三十三天取次游"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天界层级,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超脱尘世、达到高远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九占雨第八

天雨血,贤退进邪人。

血染金革皆不喜,急移营寨赏三军,无罪受王刑。

(0)

兵要望江南·其九占雾第五

大黄雾,腾晫掩山川。

乍合乍开防诈伪,须防内外有相连,不悟血侵田。

(0)

登福唐县楼

咸通五载后伏里,登此福唐县上楼。

(0)

诗并序·其六十

行善为基路,偷盗五不作,耶咩五不当。

不解谗朝廷,不解佞君王。

不能行左道,于中说一伤。

一直逢阎天,尽地取天堂。

(0)

咏景十首·其六炼丹台

谁筑斯台学炼丹?丹成飞上紫云端。

空馀遗址在人世,满目青山碧草寒。

(0)

水香劝盏嘲扈载·其一

解禀香三令,能遵水五申。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