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
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
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
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
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的《哭千山剩人法弟三首》的第一首,以悲痛哀悼之情,表达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鸰原北望雾云重”,以“鸰原”借指兄弟情深之地,北望则暗示了对亡弟的思念。雾云重重,既描绘了北方景色的迷蒙,也隐喻了对亡者难以触及的哀伤与迷茫。
“白草堆中古寺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肃穆,白草象征着荒凉与时间的流逝,古寺松则寓意着历史的沉淀与永恒。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哀愁的氛围。
“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亡弟无法归乡的遗憾与无奈。马革裹尸,是中国古代将士战死后用马革包裹遗体的习俗,这里暗含了对亡弟英魂未归的惋惜。千山号熊峰,则是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象征亡者灵魂的呼唤与哀鸣。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弟去世的意外与不舍,以及对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边野之死并非诗人所愿,同时对亡弟未能在文学或事业上留下更多成就感到惋惜。
“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与困惑。椎拂,即敲打,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白头吟,出自汉乐府,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哀愁与感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亡弟离世的现实,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痛苦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直接抒发,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弟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才华未尽的感慨。
灯光满九衢,弦筦待名姝。
羞嗔夫婿促,娇倩侍儿扶。
鬒浓耀宝饰,佩响按罗襦。
含颦疑有态,敛色看成都。
欲泣声先颤,将行步复须。
梁惊栖玳瑁,枕怯索珊瑚。
除钗劳屡唤,近帐费低呼。
情通呈脸晕,语涩静唇朱。
兰膏薰戺闼,香气郁流苏。
展转动金钏,绰约见冰肤。
使君今有妇,五马不踟蹰。
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
满地狐踪丘陇间,千金马骨荆榛里。
至今行客说燕昭,爱士高风久寂寥。
侵阶碧草空留色,翳土黄金已尽销。
我家定鼎都燕蓟,正是黄金台上地。
万里星槎上汉来,诸侯露冕朝天至。
台前贤士集如云,拄笏弹冠谒圣君。
阳气自生吹黍谷,英雄岂说乐将军。
屠君拥传辞闽海,自有高才轻郭隗。
休叹盐车上太行,何须吊古登寒垒。
至尊侧席正求才,太室明堂日日开。
白璧虞卿先拜赐,黄金宁用筑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