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杂咏·其三》
《云门杂咏·其三》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

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

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桑。

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

(0)
鉴赏

这首诗《云门杂咏(其三)》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通过对云门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联“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开篇即以“狂”字点出云门山的历史地位与独特魅力,引出对过往事迹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思绪。

颔联“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残碑”与“风霜迹”的对比,以及“老树”与“新分松桧秧”的并置,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生命更迭的意境,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桑”转而探讨宗教与历史的传承,以“宗门”与“继钵”象征佛教文化的延续,通过“沧海”与“成桑”的转换,寓意世事变迁,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不易。

尾联“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收束全诗,以“辛勤六寺”呼应前文对云门山的描述,表达了对云门山及其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与敬仰,最后以“只履西归是故乡”一句,寄托了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与对理想家园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故乡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强评事挽词·其一

池亭春未改,宰木已鸣风。

夙负三吴望,今邻万鬼中。

潜光虽不耀,遗泽定难穷。

它日高门泪,犹知驷马通。

(0)

见鲁直题陶商翁碑后有感

石上犹新墨,忘情亦叹嗟。

殊恩但归骨,冷迹尚平沙。

愿力消尘垢,瞻依盛宝花。

人间几行泪,空洒玉川家。

(0)

晚步

缓步随山径,横前得野塘。

倚风荷展玉,带日鹭翘霜。

雾敛都无瘴,天晴却自凉。

支筇惬新兴,疑已到江乡。

(0)

悼范丞相·其一

钟铭勋业今何在,土偶形容尚俨然。

惟有老僧心不改,慇勤歌呗作三年。

(0)

送香潜亨

炙背轩楹日转时,博山炉顶驻游丝。

先生妙与此心契,凭仗清香一解颐。

(0)

偶书

玄鸟未来阳鸟稀,广庭松竹皆故枝。

书边痴坐送日月,春色过门都不知。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