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
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
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香雾。鬟云妩。
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
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
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
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
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
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香雾。鬟云妩。
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
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
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
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姑苏水乡的景致与情感。开篇“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以雨中的碧溪和红楼的倒影构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江南世界。接着,“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乡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莺鸟的叫声与女子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这一句运用了杨柳随风飘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如同杨柳般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既有自由自在的一面,也隐含着漂泊无依的感慨。接下来,“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通过珠帘后的轻响,联想到古代边塞诗的意境,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向往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香雾。鬟云妩。”进一步描绘了朦胧的雾气中女子的发髻如云般美丽,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紧接着,“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通过箫声、鼓点和画船的意象,展现了水乡生活的闲适与雅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淡泊。
“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这一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蛟蛸(蜘蛛)守护门户,花片与游丝随风飘动,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活的偶然与不可预知。最后,“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通过闲鸥的视角,回顾过去的情景,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淡淡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这一句借用木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回到这片水乡,与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姑苏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过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