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春未改,宰木已鸣风。
夙负三吴望,今邻万鬼中。
潜光虽不耀,遗泽定难穷。
它日高门泪,犹知驷马通。
池亭春未改,宰木已鸣风。
夙负三吴望,今邻万鬼中。
潜光虽不耀,遗泽定难穷。
它日高门泪,犹知驷马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强评事挽词》其一,通过“池亭春未改,宰木已鸣风”两句描绘了池塘与亭台在春天依旧美丽,而旁边的树木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夙负三吴望,今邻万鬼中”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他曾经在三吴地区享有盛名,如今却与众多亡灵为邻,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逝去的不可逆转。
“潜光虽不耀,遗泽定难穷”则进一步阐述了逝者虽然不再显赫,但留下的恩泽与影响却是深远且难以估量的。最后,“它日高门泪,犹知驷马通”预示着未来某天,人们在悼念逝者时,依然能感受到其家族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即使时间流逝,记忆中的光辉仍然熠熠生辉。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以景物起兴,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人传承与纪念的重要性。
林下山间,人市处处,天游在在玄虚。
更不许丝毫增损,具足无余。
漆桶甘沉默暗,戏场自作涂糊。
枯骸隐几,苍天谁问,枉用吹嘘。
形名寓耳,覼缕真容,非铅非汞非珠。
纵举似、百端拈弄,妙处难模。
谁有轮扁手段,成风去垩功夫。
头头物物,洪纤巨细,色色如如。
云垂馀发,霞拖广袂,人间自有飞琼。
三馆俊游,百衔高选,翩翩老阮才名。银汉会双星。
尚相看脉脉,似隔盈盈。
醉玉添春,梦云同夜惜卿卿。离觞草草同倾。
记灵犀旧曲,晓枕馀酲。
海外九州,邮亭一别,此生未卜他生。江上数峰青。
怅断云残雨,不见高城。
二月辽阳芳草,千里路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