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如雪树重重,草屋凭高可荡胸。
花径晚阴行白鹿,墨池春雨下苍龙。
卧思诸葛营巴蜀,静爱希夷对华峰。
六月南来因看剑,雷霆一夜起长松。
晴云如雪树重重,草屋凭高可荡胸。
花径晚阴行白鹿,墨池春雨下苍龙。
卧思诸葛营巴蜀,静爱希夷对华峰。
六月南来因看剑,雷霆一夜起长松。
这首元代诗人辛敬的《题云边草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山居图景。首句“晴云如雪树重重”,以“晴云”与“雪”相喻,形象地展现了云朵在阳光照耀下的洁白与轻盈,与远处树木的层层叠叠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草屋凭高可荡胸”,点明了居所的位置——位于高处,视野开阔,可以让人的心胸得到舒展,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
“花径晚阴行白鹿”,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沿着铺满花瓣的小径行走,偶遇白鹿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和谐之美。“墨池春雨下苍龙”,则通过“墨池”与“苍龙”的结合,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融合,赋予画面以生动与想象的空间。
“卧思诸葛营巴蜀,静爱希夷对华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深思以及对道家哲学的向往,同时将自己置于崇高的山峰之下,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六月南来因看剑,雷霆一夜起长松”,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六月南行的原因是为了观看宝剑,而夜晚雷鸣声中,长松摇曳,既体现了对宝剑的崇敬之情,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哲学思想的追求,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艺术境界。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馀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金鞍骤紫陌,讵识林下胜。
石苔为谁碧,我辈坐乃称。
丝毫无愧容,照此冷泉镜。
竹树亦如我,不与春色竞。
匏尊未用酌,一见百虑醒。
土囊发饕风,无波此终定。
革履汉臣心,恐未敌兹莹。
木杪夜月孤,庶其许相映。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润。
未言制颓龄,且用乐野性。
严霜百草死,后皇布肃令。
始知贞劲节,老硬异脆嫩。
俗圃莳红卉,赖君古道振。
斥谓非其类,一洗灵均恨。
骚人昔所餐,此辈何敢竞。
恶紫如恶莠,鲁叟遁无闷。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
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
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
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