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翠钗扶住欲敧鬟。
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新谱学筝难。
愁涌蛾弯。一床衾浪未红翻。
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
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翠钗扶住欲敧鬟。
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新谱学筝难。
愁涌蛾弯。一床衾浪未红翻。
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
这首《浪淘沙令(其一)》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作品,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画面。词中通过“晓妆鲜”与“妆残”的对比,展现出女子从清晨的娇艳到晚间的慵懒,形象生动。翠钗斜倚,鬟发微倾,夜香印痕犹在,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月上凉天,更添了一份清冷的意境。
下片转而描写女子学习筝曲的场景,她因愁绪满怀,眉头紧锁,连筝曲都显得难度增大。床褥上的红浪尚未翻动,暗示着她心事重重,难以入眠。听到催促,她假装不在意,起身去清洗珠钿,这动作透露出她的细腻情感和微妙的心理变化。
整首词以日常生活琐事为线索,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静态的妆容描写,又有动态的学习和情绪变化,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魅力。
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
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