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行行过太行,一川野色共苍茫。
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
世事无端成蝶梦,畏途随处转羊肠。
解鞍盘礴星轺驿,却上高楼望故乡。
信马行行过太行,一川野色共苍茫。
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
世事无端成蝶梦,畏途随处转羊肠。
解鞍盘礴星轺驿,却上高楼望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谦夏日骑马穿越太行山的旅程。首句“信马行行过太行”,展现出诗人随性而行,任由马儿自由漫步在崇山峻岭之间,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探索的意趣。接着,“一川野色共苍茫”描绘了广阔的山野景色,与天际相接,显得辽阔而迷茫。
“云蒸雨气千峰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雨气弥漫,使得连绵的山峰都显得阴暗沉郁。接下来,“树带溪声五月凉”则通过听觉,写出了山林间的清凉,即使在五月的盛夏,溪水潺潺的声音也带来一丝凉意。
“世事无端成蝶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将世事比作梦境,暗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而“畏途随处转羊肠”则寓言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如同羊肠小道般曲折蜿蜒,令人畏惧。
最后两句,“解鞍盘礴星轺驿,却上高楼望故乡”,诗人卸下鞍鞯,放松身心,在驿站之上仰望星空,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这既体现了旅途的疲惫,又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情感依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行踪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