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用前韵·其一》
《六用前韵·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噫嘻诸将敢连衡,传檄清奸告四方。

狼角尽除尘尽埽,龙颜重奉日重光。

到今北阙犹朝拱,岂有西邻妄责偿。

汾水秋风太行雨,几人南望感勤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六用前韵》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噫嘻诸将敢连衡”,感叹历史上那些敢于联合对抗强敌的将领们的勇气与智慧。接着,“传檄清奸告四方”描绘了他们如何通过檄文揭露并清除邪恶势力,号召四方响应正义之举。

“狼角尽除尘尽埽,龙颜重奉日重光”两句,以“狼角”象征邪恶势力,“尘”和“埽”比喻清除污秽,而“龙颜”则代表君主的尊严与光辉。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邪恶被彻底清除,君主的权威得以恢复的景象。

“到今北阙犹朝拱,岂有西邻妄责偿”则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思考,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对君主保持敬仰与忠诚,不会无端指责他人的过错。这里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的某种批评,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

最后,“汾水秋风太行雨,几人南望感勤王”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秋天汾水边的景色与太行山的雨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人通过“南望”与“勤王”这两个词,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正义、道德以及国家统一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桃花岭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

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0)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

冀北登车日,淮阳卧阁年。

襜帷非不撤,舞袖竟难旋。

一顾堪千里,群疑托二天。

门生高自出,属吏拙相怜。

紫气临关动,文星傍斗悬。

樵渔归计稳,犬马受知偏。

物色中原起,封章上国传。

江湖馀壮观,风俗美多贤。

下榻时名尽,分庭客礼全。

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

(0)

寄题子与使君薜荔园·其二

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独怜远道难为理,欲采何由寄所亲。

(0)

赠符台卿李伯承出使东藩·其一

汉宫春色照兰台,符节分曹右掖开。

司马长卿词客幸,东方曼倩侍臣才。

海滨城阙浮槎下,天上风云拥传来。

无那故人常伏枕,论诗还为一衔杯。

(0)

咏古·其十一

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

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

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

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0)

六十一年秋出哨

岁岁经行处,山川照旧时。

峰峦不改色,鬓发已如丝。

胜地清凉适,衰年水土宜。

非因耽逸豫,实借憩神思。

隔岭疑围阔,闻声呼鹿随。

归营常早歇,抚景自堪怡。

行伍原齐备,屏藩任指麾。

薄来厚往义,远近普恩施。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