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
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
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
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
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
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
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匆匆,年末之时,官场忙碌的景象。诗人通过“忽忽岁已莫”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紧接着“太台役方作”则揭示了官吏在年末仍需处理繁重事务的状态。这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下官员的辛劳与压力。
“太上美遨游”一句可能暗含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忙碌形成对比。“禾黍未能穫”则直接点明了农事未完成,暗示了农民的辛勤与收成的不确定性。滞留在田间的稻谷,被风雨摧残,零落不堪,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力之间的冲突。
“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则表达了对这种忙碌而未得丰收的现状的感慨。作为国家的高层官员,面对这样的场景,内心难免会感到沉重,即便是饮酒庆祝的传统方式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权力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以及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官民两方面的辛劳与无奈,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