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杂兴四首·其四》
《夏日杂兴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蔬圃茅斋三亩馀,溪光山影动浮虚。

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

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

(0)
注释
蔬圃:菜园。
茅斋:简陋的房屋。
溪光山影:溪水和山色。
浮虚:倒映、晃动。
病妻:生病的妻子。
稚子:年幼的孩子。
解爱书:开始喜欢读书。
中散: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有才华但不受重用的人。
冯唐:汉代官员,此处借指有才华但未被任用的老者。
兴萧疏:兴致稀疏。
全真养素:保持纯真,修炼内心。
吾分:我的本分。
轩裳:达官贵人的车马服饰,代指高位。
翻译
我在三亩多地的菜园茅舍中度过时光,溪水和山色倒映在水面,仿佛虚幻摇曳。
病弱的妻子年事已高,只能寻找草药疗养,年幼的孩子开始懂得热爱读书。
我心境放纵,无法像中散大夫那样有所作为,冯唐虽有才华却已老去,兴致也变得稀疏。
我追求的是全真养性,安守本分,不敢奢望能像那些达官贵人一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蔬圃茅斋三亩馀”,设定了一个小农场的宁静景象,通过对土地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接着,“溪光山影动浮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恬淡的氛围。溪水、山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中间两句“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诗人转而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关心。诗人在为家人的健康担忧,同时也表明了对教育后代的重视,这些都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家庭价值观。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则是诗人自述心境和个人情感。这里的“中散”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无堪”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不为世事所羁绊的心态。随后提到的“冯唐已老兴萧疏”,或许是对古代诗人杜甫的自嘲,借以表明自己年岁渐长,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却日渐淡薄。

最后,“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则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心灵追求的一种肯定。这里的“全真养素”指的是道家修炼之法,即通过养生之术达到身心俱全的境界。而“安吾分”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与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个人修为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其七

别来公署易黄昏,心曲凭谁与细论。

宦海风波无定处,相逢何日对芳樽。

(0)

送潘伯振守汉中三首·其三

金城户曹张凤翔,埋玉空山宿草长。

天上故人驱五马,经过流涕问孤孀。

(0)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一

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

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

(0)

赠王松溪四首·其四

十年离思一宵同,坐歇寒钟意不穷。

碧草未舒湖石畔,黄花争艳竹篱中。

(0)

杂咏四首·其一

黄金满归橐,白日行亦惧。

道左遗爱碑,贼来将不去。

(0)

画三首·其二

旭日上东峰,山人睡正浓。

洞门无锁钥,长是白云封。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