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公署易黄昏,心曲凭谁与细论。
宦海风波无定处,相逢何日对芳樽。
别来公署易黄昏,心曲凭谁与细论。
宦海风波无定处,相逢何日对芳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别来公署易黄昏”,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在官署中度过一个即将降临的黄昏,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更显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次句“心曲凭谁与细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想倾诉自己的心事,却无人可听,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与无奈。
接着,“宦海风波无定处”一句,以“宦海”比喻官场,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复杂多变、难以预测,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厌倦。最后,“相逢何日对芳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再次相聚,共饮美酒,畅谈心事,以此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边贡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世人如鲗鱼,自蔽翻吐墨。
猩熊亦何罪,不卫唇与足。
要当如木雁,安问定石玉。
向来休休翁,老去称耐辱。
迹高名自污,卒享清净福。
肯为接舆生,叩木妄歌哭。
韩公早闻道,垢浊久已出。
终成九层台,不弃一篑筑。
长安列戟第,桐影将缺秃。
宁辞治中舆,且食祠宫粟。
胸中荆棘尽,华发当更绿。
抗尘我何庸,勇退公所独。
何如善刀藏,聊放虚舟触。
东皇驾苍龙,超忽了八区。
清明风从冰轮际,转入厚地潜嘘嚅。
周行无间寂无迹,但见动植咸照苏。
赩如醇醪入花骨,冻块一一成丰腴。
花光照空日色醉,天宇荡滉青莲敷。
烂霞涨渌万堆雪,剪刻不用施铅朱。
铜丸昼漏五十刻,衔烛缓辔经天衢。
游人正与春物竞,汲汲磨蚁同驰驱。
固知一气共舒惨,机关默动非人须。
孰居无事主张是,绣黼万象归无馀。
青黄赤白岂有意,应见略似摩尼珠。
区中代谢未有极,故自有物无荣枯。
三雄未辨谁朱紫,祇有群狙聊作使。
卧龙偃蹇正躬耕,一饱但知藜藿美。
平生习气故难尽,品藻芜菁传锦里。
投醪饮河真有味,置薤留根何足比。
要知茹草可终身,肯作染羹摇食指。
公今啸诺坐堂上,方丈盈前宁少此。
戏持微草调诸伧,笔势滔滔下南纪。
云亭漫吏食不足,几欲送穷烦郁垒。
拔毛蒸瓠当家鹜,漱石枕流徒厉齿。
因公始识武侯鲭,盖地何当似芣苢。
三吴足粳稌,狼戾及宋梁。
故为胥门隐,未办耕南阳。
岂无如云稼,竭泽归富强。
收成一过眼,胼胝念黔苍。
绵绵太平区,阡陌尽八荒。
愿从鼓腹游,自放逍遥场。
贵贱均饱煖,藜羹等膏粱。
那令力田夫,一饭不可望。
事贱反多暇,居卑适无虞。
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
岂无营营子,熟视付一吁。
廛中亦何有,坐听日月逾。
展卷阅千古,置书忘万殊。
不妨权子母,亦复商有无。
平生仅识字,乃与忧患俱。
持此游学海,层台渐积苏。
年来但遮眼,颇觉心恬愉。
囊钱足自饱,肯怖驺朱儒。
起卧一榻间,兀如橛株拘。
凉风北窗下,不减愚溪愚。
谁能三万卷,悬头苦劬劬。
小极正当寐,睡魔不须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