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诸葛莱》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诸葛莱》全文
宋 / 程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雄未辨谁朱紫,祇有群狙聊作使。

卧龙偃蹇正躬耕,一饱但知藜藿美。

平生习气故难尽,品藻芜菁传锦里。

投醪饮河真有味,置薤留根何足比。

要知茹草可终身,肯作染羹摇食指。

公今啸诺坐堂上,方丈盈前宁少此。

戏持微草调诸伧,笔势滔滔下南纪。

云亭漫吏食不足,几欲送穷烦郁垒。

拔毛蒸瓠当家鹜,漱石枕流徒厉齿。

因公始识武侯鲭,盖地何当似芣苢。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文人生活和理想追求的深刻理解与感慨。首先,诗人通过“三雄未辨谁朱紫,祇有群狙聊作使”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比作猴子之间的游戏,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

接着,“卧龙偃蹇正躬耕,一饱但知藜藿美”两句,借用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欣赏。在这里,藜藿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一饱”则强调了满足于基本需求的幸福。

“平生习气故难尽,品藻芜菁传锦里”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习惯难以彻底改变的无奈,同时提到了“锦里”,可能是指成都附近的地区,这里可能暗含了对某种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怀念或向往。

“投醪饮河真有味,置薤留根何足比”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将饮酒和品尝食物视为真正的乐趣,而将其他事物视为不值一提。

“要知茹草可终身,肯作染羹摇食指”两句,通过对比茹草(即吃草)和染羹(烹饪食物),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坚持,拒绝为了物质享受而牺牲精神上的满足。

“公今啸诺坐堂上,方丈盈前宁少此”两句,转而描述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丰富,但似乎缺少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戏持微草调诸伧,笔势滔滔下南纪”两句,表明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云亭漫吏食不足,几欲送穷烦郁垒”两句,可能是在讽刺官僚体制中的一些现象,表达了对官员们生活困顿、精神空虚的同情。

“拔毛蒸瓠当家鹜,漱石枕流徒厉齿”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行为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因公始识武侯鲭,盖地何当似芣苢”两句,可能是在赞美主人公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武侯)的敬仰,以及希望主人公能够像芣苢一样,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个人品格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程俱

程俱
朝代:宋   字:致道   号:北山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078—1144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你喜欢

吴门道中二首·其二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萝古木昏。

(0)

塞上曲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0)

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0)

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0)

华清宫二首·其一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乾。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0)

闲居

风雨萧条秋少客,门庭冷静昼多关。

金羁骆马近卖却,罗袖柳枝寻放还。

书卷略寻聊取睡,酒杯浅把粗开颜。

眼昏入夜休看月,脚重经春不上山。

心静无妨喧处寂,机忘兼觉梦中闲。

是非爱恶销停尽,唯寄空身在世间。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