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三秋郊》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三秋郊》全文
宋 / 程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吴足粳稌,狼戾及宋梁。

故为胥门隐,未办耕南阳。

岂无如云稼,竭泽归富强。

收成一过眼,胼胝念黔苍。

绵绵太平区,阡陌尽八荒。

愿从鼓腹游,自放逍遥场。

贵贱均饱煖,藜羹等膏粱。

那令力田夫,一饭不可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农业生活与理想中的太平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三吴地区丰富的稻谷生产,以及农民在耕地与收获之间的辛劳与期待。

首句“三吴足粳稌,狼戾及宋梁”,点明了三吴地区稻谷丰饶,但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接着,“故为胥门隐,未办耕南阳”两句,表达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隐匿于胥门,无法像南阳的农夫那样自由耕作,流露出对自由耕种生活的向往。

“岂无如云稼,竭泽归富强”揭示了农民虽然辛勤耕作,但最终却将成果用于富国强兵,而非改善自身生活,体现了当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接下来,“收成一过眼,胼胝念黔苍”描述了农民对丰收的短暂喜悦,以及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

“绵绵太平区,阡陌尽八荒”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土地广阔无垠,充满了希望。然而,“愿从鼓腹游,自放逍遥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渴望人们能够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游玩。

最后,“贵贱均饱煖,藜羹等膏粱”强调了在理想社会中,无论贵贱,都能享有同等的温饱,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如同美味佳肴。而“那令力田夫,一饭不可望”则强烈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不公的不满,指出即使是最勤劳的农民,也无法保证每餐都有足够的食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农业现状与理想中的公平和谐社会之间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程俱

程俱
朝代:宋   字:致道   号:北山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078—1144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你喜欢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

此处之顾,余衰年甘蹑前患,俾三月而寇静,期岁而人和,虎不暴物,奸吏屏窜,三载复遭邪佞所恶,授宾客分司东都,或举其目,或寄于风,亦粗继诗人之末云】李绅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尘泥。
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点检遗编尽朝菌,应难求望一刀圭。

(0)

浑家门客联句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
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
--麻大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
--和且耶曾向苻王笔端坐,尔来求食浑家门。
--和且耶

(0)

东阳夜怪诗(奚锐金近作三首)

舞镜争鸾彩,临场定鹘拳。
正思仙仗日,翘首仰楼前。
养斗形如木,迎春质似泥。
信如风雨在,何惮迹卑栖。
为脱田文难,常怀纪渻恩。
欲知疏野态,霜晓叫荒村。

(0)

东阳夜怪诗(安智高病中自述二首)

拥褐藏名无定踪,流沙千里度衰容。
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
为有阎浮珍重因,远离西国赴咸秦。
自从无力休行道,且作头陀不系身。

(0)

笔精诗

昔荷蒙恬惠,寻遭仲叔投。
夫君不指使,何处觅银钩。
学问从君有,诗书自我传。
须知王逸少,名价动千年。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龙蛇运八行。
惆怅江生不相赏,应缘自负好文章。

(0)

袁少年诗(猿)

风波千里阔,台榭半天高。
此兴将何比,身知插羽毛。
峰峦多秀色,松桂足清声。
自有山林趣,全忘城阙情。
罗浮南海外,昔日已闻之。
千里来游览,幽情我自知。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