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春江春气翔,有客宛在水中央。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
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
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
太平年,景物昌。
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
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
春日春江春气翔,有客宛在水中央。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
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
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
太平年,景物昌。
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
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
这首《春日行》描绘了明代诗人郭之奇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细腻感受与赞美。诗中以“春日春江春气翔”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温暖和煦之中。接着,“有客宛在水中央”,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场景,仿佛置身于春江之上,感受着春的气息。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这两句通过对比东村的欢声笑语与西岸梅花的香气,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欢乐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接下来,“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则进一步深化了春意盎然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春色流转的无限遐想。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这一句转折,描绘了诗人清晨打开纱窗,迎接春天的景象,尽管北风仍有凉意,却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最后,“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赋予大地新生的期待与赞美,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太平年,景物昌。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这几句是对当时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盛世的感慨与自豪。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的幸运与喜悦。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结尾部分,诗人以客居他乡的身份,却并未流露出思乡之情,反而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他感叹自己生于盛世,每日饮酒作乐,享受生活。最后,诗人邀请友人在江边共饮,畅谈人生,体现了他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春日行》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时代、生活、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