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
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
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友人周象贤被放逐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其才德的赞美。
首句“金马风流汉主恩”,以“金马”象征汉代的繁华与文化盛况,暗含对友人过去辉煌成就的赞誉。“汉主恩”则点出友人曾受到君主的赏识与恩宠。次句“一时冠盖尽王孙”,描绘了友人昔日地位显赫、门生众多的场景,进一步强调其非凡的影响力和声望。
然而,转折出现在后两句:“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友人比作屈原(泽畔行吟),暗示其遭遇类似于屈原被放逐的悲剧。同时,“周郎”借指三国时期的周瑜,以其英姿飒爽、才华横溢的形象,反衬出友人当前处境的落寞与不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命运转变的感慨,以及对其才德未被时人充分认识或赏识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比,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周象贤的深切同情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奁镜圆灯,又烟外、隐隐水禽催暝。
荷叶不作秋声,凉云荡空影。
愁已晚,寻芳期误,早玉容、零落铅粉。
小扣吴弦,缓歌越调,鸥梦初醒。
笑当日、避暑离宫,但回首、烟波吊凄冷,依旧远峰螺黛,认眉痕低映。
争一样、碧波今夕,剩词人、孤照吟鬓。
判教醉约宵深,明蟾树顶。
扑衣风峭。正短篷载酒,冲寒寻到。
唤醒眠鸥,来认堤边晋时棹。
漠漠冻云送暝,漏澹影、不多斜照。
待玉龙、起舞尊前,煨叶暖清醥。鸿爪。留还好。
算擘笺斗韵,雅游未了。倪迂笔妙。
肯替荒寒写新稿。
难得谪仙逸兴,便岁阑、还约幽讨。
惹离愁、何处也,寺钟催早。
漾沦漪、田田点点,熏风吹展多少。
镜奁渐有情丝惹,一串蘋香萦绕。青柄袅。
看贴水、轻圆解覆鸳鸯鸟。凌波路杳。
正卷绿缄愁,含朱束怨,芳意尚娇小。
追凉处,十里银塘清晓。承来珠露初皎。
艳游曾记销凝甚,一舸尚迟红闹。吟思悄。
待扶出、盈盈扇底玉容好。秋霜易老。
怕吹落脂痕,剪残衣翠,须约采香早。
扁舟棹入西塘路,湖天宿雨新霁。
绕舍泉清,出墙树老,遥指故人高寄。柴门乍启。
便把卷分题,洗杯留醉。
晚眺西山,夕阳数点远凝紫。
几度诗坛酒阵,问玉山座上,风流无是。
跨鹤人行,盟鸥水冷,惆怅岁华撚指。流连胜地。
怕佳约难期,秋高花底。催客钟残,渔歌声又起。
樱桃宴罢人归后。正烟笼淡月,疏窗如画。
红药栏边,当日新携素手。
睡起微闻花叹息,似记得、星星密咒。依旧。
对漂香泊粉,几枝春瘦。别久。
心期轻负,为深怜痛惜,越添僝愁。
十载绮罗情,付昨霄残酒。
谁道酒醒都是恨,只刬地、晓风杨柳。知否。
古今来一例,断肠回首。
青烟散后,绿云重绾,今来欲见何缘。
每约花时,共听莺处,将归几度留连。冰玉语空传。
信书生薄命,自古而然。
谁遣刚风,无端吹折到青莲。品题真负当年。
倩泪痕和酒,滴醒长眠。
香令还家,粉郎依旧,知他一笑幽泉。
慧业定生天,怕柔肠侠骨,难忘人间。
莫更多情,漫劳天上葬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