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奴执役供家政,问有能声亦纪纲。
二氏大为吾道蠹,彼疏斯粺敢相方。
阿奴执役供家政,问有能声亦纪纲。
二氏大为吾道蠹,彼疏斯粺敢相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吉所作的《和吴茂贞大理见寄舟中感兴三绝(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家庭日常生活为背景,描述了阿奴(可能是仆人或家人)勤劳持家,表现出良好的秩序和责任感。"问有能声亦纪纲"一句,意味着即使是最小的事务,也能反映出家庭管理的严谨和有序。
接着,诗人批评了佛教和道教(二氏)对儒家正统思想的侵蚀,认为它们像蛀虫一样削弱了儒家伦理的实施。"二氏大为吾道蠹"表达了对异教思想影响的警惕和不满。最后一句"彼疏斯粺敢相方",则是说那些浅薄的异端无法与儒家的深厚传统相提并论,流露出诗人坚守儒家立场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家庭管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异端思想的批判,体现了明代士人的价值取向。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
乌鸦饱宿鬼车痛,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大休和尚少年日,尽遗俗缘甘独孤。
人间纷纷臭如帤,此身不可一日居。
黄金袅蹄明月珠,美人如花绣裆襦。
收拾众有归元无,不忍头颅生发须。
即以宅舍为庵庐,袈裟折那衣五铢。
麻鞋蒲龛坐结趺,口中波罗天竺书,高蹈万古隘九区。
绕屋青青种春蔬,焉能食肉更食鱼。
优昙花开满前除,空色两忘心澹如。
半窗寒雨夜深深,烧断兰膏一寸金。
莫笑十年尘壁上,也曾明破圣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