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步屧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空存。
断肠草,伴几摺眉痕,几点啼痕。
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
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
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步屧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空存。
断肠草,伴几摺眉痕,几点啼痕。
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
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
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公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与回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和不舍,主人公似乎在追寻过去的欢愉时光。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这几句勾勒出一个温柔美丽的女性形象,她轻轻地倚靠在窗棂上,用笑意盈盈的眼睛从帘幕中窥视,这个动作充满了柔情和亲昵。"曾款芳尊"表达了一种过去的美好回忆,是对往日温馨时刻的追怀。
"步屧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这里的景象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庭院景致,其中“步屧”指的是小路,“交枝径”则形容树木交织的小径,这里可能是一处幽静的园林。而“引生香不断”表明这里花开不息,散发出阵阵清香。"流水中分"则是说这股清泉穿过庭院,将整个空间一分为二。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这两句诗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淡忘与回忆。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皇后之花,其忘记名字可能暗示着时间流逝,美好的东西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和露拨花根”则是说在露水中探寻花草的根部,这也许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空存。断肠草,伴几摺眉痕,几点啼痕。" 这里的“甚”字用得非常传神,它强调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极度怀念。杜牧是唐代诗人,以其才情著称,而这里提及可能是在比喻主人公自己的怀旧之情。而“买栽无地,都是消魂”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不舍与忧郁,因为即使想要重现过去美好的时光,也是无法实现的空想。"断肠草"等句,则是在形容一种深切的情感,这些情感就如同随风摇曳、无处安放的野草一般,伴随着主人公的眉间心痕和嘴角啼痕。
"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 这里的“镜里芙蓉老”可能是在比喻时光流逝,美好事物不再。而“问如今何处”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与怀念。“绾绿梳云”则是一种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这几句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往日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怕有旧时归燕”担心着过去的美好如同归来的燕子一般,不再属于自己。而“犹自识黄昏”则是说尽管时间已晚,但主人公仍然能够辨认出那逝去的黄昏时分。"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以及对于现实中阻隔的无奈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沉、复杂且充满美好的内心世界。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