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冀北登车日,淮阳卧阁年。

襜帷非不撤,舞袖竟难旋。

一顾堪千里,群疑托二天。

门生高自出,属吏拙相怜。

紫气临关动,文星傍斗悬。

樵渔归计稳,犬马受知偏。

物色中原起,封章上国传。

江湖馀壮观,风俗美多贤。

下榻时名尽,分庭客礼全。

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表达了诗人初到浙江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首联“冀北登车日,淮阳卧阁年”描绘了诗人从北方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南方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典故,“冀北”和“淮阳”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通过“登车”和“卧阁”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

颔联“襜帷非不撤,舞袖竟难旋”进一步描述了旅途中的情景。诗人乘坐的车辆(襜帷)虽然已经到达目的地,但内心的激动和对未来的期待却难以平复。这里使用了“撤”和“旋”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一顾堪千里,群疑托二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信任和依赖。即使只是一眼,就能让人感到千里之外的温暖;而面对众人的疑惑,诗人愿意将自己托付给两位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信赖。

尾联“门生高自出,属吏拙相怜。紫气临关动,文星傍斗悬。樵渔归计稳,犬马受知偏。物色中原起,封章上国传。江湖馀壮观,风俗美多贤。下榻时名尽,分庭客礼全。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描绘了诗人对浙江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以及当地人的赞美。这里的“紫气”、“文星”、“樵渔”、“犬马”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浙江的美丽景色和淳朴民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在浙江生活和工作的期待。最后两句“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以珠宝比喻友情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未来的感恩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初抵浙江时的内心感受、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湖上寓居杂咏 其七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0)

湖上寓居杂咏 其三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0)

春日书怀四首

九真何苍苍,乃在清汉尾。
衡茅依草木,念远独伯姊。
春来众芳滋,春去众芳委。
兄弟各天涯,啼鴃见料理。
汉江出巨鱼,风雷入驱使。
安得挟我辀,西征二千里。

(0)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二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0)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六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0)

湖上寓居杂咏 其四

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干。
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