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笑庵送面》
《和笑庵送面》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

不知城市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

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

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oānsòngmiàn
sòng / wángzhīdào

shēntángjiésōngfēngmínghuángméiguòshuāngqíng

zhīchénggāonǎiyǒuliùyuèbiǎobīngqīng

láiméngshīzhùxiāngdǐngxuánquánwèijiānmíng

míngcháoyòusòngtuōcáiwèichángqièlóngbǐng

注释
深堂:宽敞的厅堂。
杰阁:高大的楼阁。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黄梅:初夏的黄梅雨季。
晴:晴朗。
城市:城市。
表里:内外。
冰壶清:形容清凉如冰。
蒙师:尊敬的老师。
香鼎:香炉。
旋:立刻。
煎茗:煮茶。
明朝:明天。
不托材:无法挽留。
大慰:大大安慰。
枯肠:心情低落。
怯:害怕。
龙饼:龙井茶。
翻译
宽敞的厅堂里松风吹过,黄梅雨季已过,双溪边天气放晴。
没想到在这城市中,竟有如此清凉之地,六月里内外都像冰壶般清澈。
我来拜见老师时,点燃香炉,立刻汲取溪水煮茶。
明天又要离开,无法再享受这里的美景,只能带着遗憾告别,那龙井茶也无法安慰失落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静谧的山中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的"深堂杰阁松风鸣"设定了一种高雅脱俗的居所,而"黄梅已过双溪晴"则展现了山中溪流两岸春光明媚的景象。

"不知城市乃有此"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净生活的惊喜和珍惜,似乎在强调这种美好是平常城市生活所不及的。而接下来的"六月表里冰壶清"则进一步描绘出夏日中山中清凉宜人的气候。

接着,诗人写到了自己前往师傅那里学习煮茶的经历。"我来蒙师炷香鼎"中的"蒙师"意味着向师傅学习,而"炷香鼎"则是指煮茶用的香炉。"旋汲溪泉为煎茗"表明诗人亲自到溪中取水,用于煮制茶叶。

最后两句"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则是说清晨时分,有人送来了精美的食品,如同对诗人的心灵带来了一份安慰。在这里,"枯肠"可能指的是诗人平日里的简朴生活,而"龙饼"则是一种形状奇特的糕点,常在节庆时分送礼。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山中生活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致政孙大夫挽词

荣养如公世所稀,薤歌今日勿深悲。

生封郎位腰金贵,老向仙乡拥节随。

积德已酬高闬志,遗踪何愧北山移。

义方有子声华重,千古灵丘起后思。

(0)

胡巨源郎中挽词三首·其二

语论常惊座,精神迥照人。

中途多坎壈,久疾遂湮沦。

彷佛朱轮改,裴回画翣新。

秋风入哀挽,行路亦伤神。

(0)

春思五首·其四

近来碧瓦减朝霜,春意垂垂满众芳。

未睹花光照庭榭,且看草色绕池塘。

(0)

春阴

云霭结青冥,成阴重复轻。

虽知养春色,终是惨人情。

索莫初花态,踌躇去雁声。

芳时不宜忽,紫陌待暄晴。

(0)

客舍早春

早春晴霭乍悠悠,客舍深沈物趣幽。

日薄草头初破甲,风旋鸟毳偶成毬。

庭柯憔悴红犹远,池水澄明渌渐浮。

隐吏近来多鞅掌,纾怀何处一登楼。

(0)

和柳眼

觇烟窥月早于梅,不待东风著意催。

应为朱轮屡回顾,未春先向道傍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