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脩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
乘时脩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温纯与友人在西湖边举行上巳节雅集的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乘时脩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开篇即点明了活动的时间与地点,以及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通过“修禊”这一传统节日习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追慕。“烟波”二字,既描绘了西湖水面上轻柔的雾气,也暗喻了文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转而描写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两鬓已染霜白,但一见故友,便以酒相迎,酒如江河般畅饮,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豪放不羁的性情。
颈联“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进一步描绘了西湖边的自然风光。诗人乘船沿曲径至苏堤旁,又攀登至葛岭,沿途欣赏着柳树与山间的藤萝,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
尾联“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则将话题转向了夜晚的雅集。在月光下,诗人与友人深入讨论文学艺术,仿佛倚靠在美玉之上,享受着精神的盛宴。最后,借用“郢人歌”的典故,表达了对能与自己共鸣的知音的渴望,以及对美好艺术作品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上巳节雅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
屈子悼芙蓉,胡于木末采。
谁欤变秋树,水花俨高垲。
本非莲藕类,稍稍具姿彩。
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
叔世尚浮卉,貌取实故萎。
吾庐百昌戕,一二此根在。
无奈儿女曹,爱之若芳茝。
曾不如荞穄,足用拯疲馁。
尽洗眼底尘,顿宽胸中忧。
此雪端为谁,奇哉君之游。
平步飞鸟背,长啸孤峰头。
恍惚阆风苑,嫖姚结邻楼。
了不异天上,培塿视九州。
北方当此时,如猬缩马牛。
南方幸不然,但觉瑞彩浮。
晴日一以出,壮观挽不留。
作急著妙句,小费灵府谋。
老夫傥可从,亦足祛穷愁。
凡骨绝仙分,胜览输高流。
乃后有佳集,次第或见收。
冰解烧痕青,问梅孤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