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传琴瑟风生枕,影泻琅玕月满庭。
白凤飞来枝外宿,夜深点破一林青。
声传琴瑟风生枕,影泻琅玕月满庭。
白凤飞来枝外宿,夜深点破一林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诗人通过对声、影、月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声传琴瑟风生枕”,表达了夜晚琴瑟之声随风飘送,似乎能在枕边回响,让人感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
接着“影泻琅玕月满庭”则是对明亮月光下影子的描绘。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珍贵的玉石,形容夜晚的月色如同璀璨宝石般清澈明净。而“月满庭”则意味着整个庭院都被这柔和的月光所覆盖,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第三句“白凤飞来枝外宿”,诗人描写了一只白色的凤凰(可能是比喻或象征性的存在)在夜深时分飞来,在树枝之外安歇。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暗示着栖凤亭的高洁和灵动。
最后一句“夜深点破一林青”,则是在强调夜色已浓,然而在月光的照耀下,一片树林却依然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同这片树林一般,即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其独特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清醒心灵状态的向往。
书屋正临溪,喜春回,浅碧粼粼晴晓。
一片縠纹轻,红襟燕,掠处翠萍如扫。
仙源难觅,浮来千点桃英小。
十里银塘,迷望眼,色映离披芳草。
溶溶漾漾桥边,岂离人、愁泪流将不了。
杨柳绿阴浓,风生处,时有白鸥飞到。烟云渺渺。
钓船归矣渔歌悄。
试问者番新雨后,添得浪花多少。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
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
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
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
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
剩仙馆,桃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