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东风解发阳春意,放出落花啼鸟天。
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东风解发阳春意,放出落花啼鸟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春日的宁静生活图景。"两脚初收起暮烟"表明隐者在黄昏时分开始回归自己的小屋,收拾一天的劳作。而"芒鞋竹杖翠云边"则展现了隐者的简朴生活和与自然亲近的情景。"东风解发阳春意"寓意着春天温暖的气息让人感觉到生的活力,同时也象征着隐者内心的平静与愉悦。最后,"放出落花啼鸟天"则是对春日美景的一种描绘,落花飘零,伴随着鸟鸣声,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而生动。
这首诗通过隐者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语言简洁,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寄情于景,借景抒怀"的艺术手法。
白日下骎骎,青天高浩浩。
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
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况加禄仕后,衣食常温饱。
又从风疾来,女嫁男婚了。
胸中一无事,浩气凝襟抱。
飘若云信风,乐于鱼在藻。
桑榆坐已暮,钟漏行将晓。
皤然七十翁,亦足称寿考。
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
眷属偶相依,一夕同栖鸟。
去何有顾恋,住亦无忧恼。
生死尚复然,其馀安足道。
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所怪少年心,销磨落何处。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兽乐在山谷,鱼乐在陂池。
虫乐在深草,鸟乐在高枝。
所乐虽不同,同归适其宜。
不以彼易此,况论是与非。
而我何所乐,所乐在分司。
分司有何乐,乐哉人不知。
官优有禄料,职散无羁縻。
懒与道相近,钝将闲自随。
昨朝拜表回,今晚行香归。
归来北窗下,解巾脱尘衣。
冷泉灌我顶,暖水濯四肢。
体中幸无疾,卧任清风吹。
心中又无事,坐任白日移。
或开书一篇,或引酒一卮。
但得如今日,终身无厌时。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