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屈子悼芙蓉,胡于木末采。

谁欤变秋树,水花俨高垲。

本非莲藕类,稍稍具姿彩。

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

叔世尚浮卉,貌取实故萎。

吾庐百昌戕,一二此根在。

无奈儿女曹,爱之若芳茝。

曾不如荞穄,足用拯疲馁。

(0)
注释
屈子:屈原,古代诗人。
芙蓉:荷花。
木末:树梢。
水花:指芙蓉花。
俨:整齐、明显。
垲:高地、干燥处。
厥植:它的生长。
贞:坚贞、持久。
叔世:乱世、衰败的时代。
浮卉:轻浮的花草。
貌取:只看外表。
荞穄:两种谷物,可充饥。
疲馁:疲劳和饥饿。
翻译
屈原哀悼芙蓉,为何要在树梢摘取。
是谁让秋树变化,水边花朵显得高洁。
它并非莲藕一类,渐渐显现美丽的色彩。
它的生长并不坚贞,早晚间已显疲惫。
乱世中人们崇尚虚华,只看外表而忽视实质。
我的居所百花凋零,唯有这少数根茎留存。
孩子们却偏爱它们,视如珍贵的香草。
它们甚至不如荞麦和穄子,能真正解救饥饿。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感伤和怀念的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追忆与哀愁。芙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美丽,而“悼”字则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开篇两句“屈子悼芙蓉,胡于木末采”,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悼念和它在树梢上的孤独生长,描绘了一种美好的东西即将凋零的境况。“谁欤变秋树,水花俨高垲”则是说秋风吹过,树木随之改变,而芙蓉花仍旧在水边盛开,但这种美景也难逃秋天的侵袭。

接着,“本非莲藕类,稍稍具姿彩。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表达了对芙蓉花虽然不如荷花那样高洁,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的美丽。而这种美丽也是短暂的,从早晨的露水到晚上就已经凋谢。

“叔世尚浮卉,貌取实故萎。吾庐百昌戕,一二此根在”则是说诗人周围的人们还在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芙蓉花却因其真实而被忽略。但诗人的居所里,却留存着这种真挚的美好。

最后,“无奈儿女曹,爱之若芳茝。曾不如荞穄,足用拯疲馁”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切喜爱,就像对待子女一样。虽然它不及其他植物那样强健,但它的存在依然能够带来慰藉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抒发了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以及对那些未被世人重视却拥有真挚之美的事物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宁波郡署联

名郡冠东南,山连奉象,海环镇定,江抱鄞慈,赫赫岩疆雄浙水;

循声稽史册,唐有黄羊,宋称吴赵,明绍张蔡,巍巍芳躅想前贤。

(0)

水榭联

波暖尘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醉轻梦短,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

(0)

右门春联

化成熙皞验风从,治媲春孳夏育;

祥迓炽昌昭德致,符呈乾络坤维。

(0)

南浦桥联

古洞联翩,毕岭旧存仙杵妙;

清溪浩荡,总章新过客帆多。

(0)

徐英厅联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0)

自题生圹联

升沉难定,但深壑藏舟,人世谁凭著力;

来去自繇,如惊风飘瓦,天工于我何心。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