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阳吟·其七》
《华阳吟·其七》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0)
注释
得诀:得到秘诀。
归来:返回。
试炼:检验或尝试。
看:观看。
龙争虎斗:比喻激烈的竞争或冲突。
片时间:很短的时间。
九华天上人:指住在九华山的仙人或有道之人。
知得:知道或了解。
一夜:一夜之间。
风雷:自然界的风雨雷电。
撼:震动。
万山:众多的山。
翻译
得到秘诀后回来尝试,短暂间展现龙争虎斗的场面。
九华山上的人知晓这个秘密,一夜之间风雷大作震撼了万座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华阳吟》之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法修炼的态度和体验。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这里“得诀”指的是获得了某种修炼秘诀,“归来试炼看”表达了诗人回到了自己的道场或静室中,要开始尝试和验证这套修炼方法。“龙争虎斗”是形容天地间、阴阳之间的剧烈变化,常用来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内在冲突,“片时间”则表明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充满了激烈的变化。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九华”可能是指道教中某个仙境或神秘之地,“天上人知得”意味着在那个高远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如何达到那种境界。“一夜风雷撼万山”则形容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这里的“一夜”和之前的“片时间”相呼应,都在强调某种变化或事件发生的短暂性,而“风雷撼万山”则展现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力。

整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理念,同时也展示了宋代道教文化中对于内在修为和自然力量的认识。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东郊晚行·其五

寒浅未成霜,瀼瀼露如泻。

芒鞋草间行,沾漉及两踝。

到家近犹疑,乔木认里舍。

邻机悄已停,吠犬蓦篱罅。

茅丛何处光,破壁一镫射。

妇功怀土风,寸晷惜无暇。

向来安眠中,妙景虚夜夜。

(0)

将归嘉禾留别宝意

英琼绣段叠还重,一月中江忽旧蹝。

霜露空山须暂去,云龙万里会相从。

论心合似乳投水,炼句精于金在镕。

谁识燉煌杜法顺,华严字字畅禅宗。

(0)

得李南涧书知于广州相待却寄

不见李生今五年,南行万里一欣然。

新诗想得江山助,名士仍兼政事传。

忆旧多通烹鲤字,养廉半付刻画钱。

药洲计日同吟啸,窥镜惭予巽发宣。

(0)

栖霞道中示蕴山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0)

次韵王观察望雪山

祁连山上千年雪,兵气销时玉色新。

落日单于收战马,西风汉使议和亲。

试吹羌笛头应白,欲寄寒衣信未真。

争羡边庭班定远,归来万里送车辚。

(0)

宜亭新柳·其四

二月月圆圆不能,千行雨湿湿难胜。

终然衣袂飘何处,定有阑干拥上层。

菀结微茫真可惜,朦胧隔断太无凭。

比量摇落桓司马,如此春华百感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