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怀。
"赤壁当年赋子虚"一句,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而"西风忽复到菰蒲"则是通过自然景象,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这里的"西风"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标志,更承载着历史变迁的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通过蟾蜍(即青蛙)和蟋蟀(即知了)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微小生命的关注,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的时节发出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他的诗思和歌声似乎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与自然界产生共鸣。
最后两句"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即便是那些震撼人心的大事,在岁月的长河中也会逐渐被遗忘。这里的"万家箫鼓连灯火"描绘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而"此事无"则表现了对历史记忆消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才华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
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皇,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各为四方人,此地同事师。
业成有先后,不得长相随。
出林多道路,缘冈复绕陂。
念君辛苦行,令我形体疲。
黄叶堕车前,四散当此时。
亭上夜萧索,山风水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