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此诗描绘了一副荒凉野境的景象,充满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然力量的隐喻。开篇“巴蛇蟠窟穴”,设定了一个幽深而危险的环境,蛇蟠居于洞穴之中,显示出一种生存竞争的紧张气氛。“穴下有巢蜂”则增加了一种警觉性和潜在的威胁感,蜂巢虽小却可能带来痛苦。
接下来,“近树禽垂翅”,描绘了鸟儿栖息于树枝之上,似乎也感到了一丝不安,翼已低垂,准备起飞以避险。紧接着“依原兽绝踪”则透露出一片荒凉之感,野兽的足迹稀少,或许是因为环境本身就充满了危机。
诗人随后转向个人经历,“微遭断手足”,表达了一种深切的痛苦和对生命破碎的体验。而“厚毒破心胸”则更进一步,暗示着内心的创伤和剧烈的精神痛楚。
最后两句“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充满了哲思与宿命论色彩。诗人似乎在反思过去那些召唤灵魂的话语,却不知自己最终会亲眼目睹那般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总结,也是一种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自我反省,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环境和生灵脆弱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