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虫豸诗.蛒蜂三首·其一》
《虫豸诗.蛒蜂三首·其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0)
注释
巴蛇:传说中的大蛇,此处指巨大的蛇。
蟠:盘绕。
窟穴:洞穴。
巢蜂:蜂巢。
近树:附近的树木。
禽:鸟。
垂翅:收起翅膀,不敢飞翔。
依原:依靠平原地带。
兽:野兽。
绝踪:没有踪迹,形容动物因恐惧而避开。
微遭:稍微碰到。
断手足:比喻受到严重伤害。
厚毒:剧毒,强烈毒性。
破心胸:伤及内心,比喻痛苦深重。
昔:过去。
甚:非常。
招魂句:指古代招魂的诗文,这里借指对危险情境的描述。
那知:哪里知道。
眼自逢:自己亲眼遇到。
翻译
巨蛇盘绕在洞穴中,洞下蜜蜂筑有巢。
近旁的鸟儿收起翅膀不敢飞,依傍平原的野兽也绝了行踪。
稍微触碰它就会被截断手足,强烈的毒性更能摧人心胸。
过去常听招魂的吟诵,哪知今日亲眼目睹这险境重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副荒凉野境的景象,充满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然力量的隐喻。开篇“巴蛇蟠窟穴”,设定了一个幽深而危险的环境,蛇蟠居于洞穴之中,显示出一种生存竞争的紧张气氛。“穴下有巢蜂”则增加了一种警觉性和潜在的威胁感,蜂巢虽小却可能带来痛苦。

接下来,“近树禽垂翅”,描绘了鸟儿栖息于树枝之上,似乎也感到了一丝不安,翼已低垂,准备起飞以避险。紧接着“依原兽绝踪”则透露出一片荒凉之感,野兽的足迹稀少,或许是因为环境本身就充满了危机。

诗人随后转向个人经历,“微遭断手足”,表达了一种深切的痛苦和对生命破碎的体验。而“厚毒破心胸”则更进一步,暗示着内心的创伤和剧烈的精神痛楚。

最后两句“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充满了哲思与宿命论色彩。诗人似乎在反思过去那些召唤灵魂的话语,却不知自己最终会亲眼目睹那般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总结,也是一种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自我反省,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环境和生灵脆弱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跋鲁直帖

鸡毛不择三钱笔,虿尾挥成一幅书。

莫使观江神会得,因风夺去锦囊虚。

(0)

和筹堂四首·其一琴

山水有清音,琅然出枯木。

若教俗耳听,丝竹不如肉。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五十四棋

纵横连井地,明暗列星图。

两角触蛮战,一家瓜葛无。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九春

来莫怨春迟,去莫怨春忙。

春不随人老,谁教汝断肠。

(0)

双松古渡图

倾盖相逢,堂堂两公。寂寥渡口,以济不通。

(0)

止姚亚之刲羊

养生之鞭,陇种之苗。欲鲁去朔,在齐闻韶。

咄嗟老饕,腹如瓠枵。踏破菜园,合吃藤条。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