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头水》
《陇头水》全文
唐 / 卢照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0)
注释
陇阪:指甘肃陇山的山坡,代指边疆地区。
无极:没有尽头。
关河:河流经过关隘,这里指边关的河流。
别去水:离别的水流,象征离愁。
沙塞:沙漠边疆。
断归肠:形容极度的思乡之情。
马系千年树:用夸张手法表达时间之久,马系在古老的树上,象征戍边时间长。
旌悬九月霜:旌旗挂满九月的霜冻,描绘边疆环境艰苦。
呜咽:低声哭泣,形容悲伤。
勤王:为王事尽力,这里指士兵们的忠诚与牺牲。
翻译
长长的陇阪高无边际,远行的征人抬头望故乡。
关河的流水告别了离去的人,沙漠边的景象让归途断肠。
战马系在千年老树上,旗帜在九月的寒霜中飘扬。
从古至今,所有的哀鸣和哭泣,都是为了效忠君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征人在陇阪之上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不舍。诗中的“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征人与故土之间隔绝的痛苦情绪。

“马系千年树”一句,则通过古老的树木与远行的马匹相系的情景,强化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同时,"旌悬九月霜"又让人联想到了边塞的萧瑟,以及战争的氛围。

最后,“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一句,透露出征人的内心深处对国家和君主忠诚不渝的情感,是他们远离家乡、坚守职责的唯一原因。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兵们为了国家的安危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征战者的忠诚,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孤独与坚守。

作者介绍
卢照邻

卢照邻
朝代:唐   字:升之   号:为“初唐四杰”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其二送杜叔高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0)

程帅新作止戈堂索诗谨赋三首·其三

楚王禁暴惭京观,汉世残民辟徼边。

伐叛从来非得已,修文自古属高贤。

禽鱼草木无垠惠,乡校康庄议论妍。

尽悴使君朝听美,不然海国岂安全。

(0)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0)

宛丘二咏·其二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0)

上元夜

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

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

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

卖酒真拘束,何时一醉醺。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四霜筠亭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