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0)
注释
枯桑:形容桑树干枯。
舒牙:枝叶开始生长。
青:绿色。
新蚕:刚孵化的蚕。
浴:沐浴。
晴明:晴朗的天气。
器用:日常用品。
败:损坏。
衣着:衣物。
计口:按人口计算。
卖馀粟:出售多余粮食。
买箔:购买箔纸。
箱篚:竹编的箱子和篮子。
妇女:女性。
男耕:男子耕作。
空巷:空荡的街道。
斗容冶:比美。
邀迎:邀请迎接。
酒肴:酒菜。
坊市:市场。
倡优:艺人。
蚕丛:古代蜀国的君主名。
古风俗:古代的习俗。
陌上:田间小路。
翻译
枯桑的枝叶渐渐转绿,新生的蚕儿在晴朗的日子可以沐浴阳光。
前年的生活用品很快就损坏了,今年冬天的衣服要到春天才开始准备。
统计人口后出售多余的粮食,买回箔纸回家等待播种季节。
这些不只是为了供应妇女们的箱子和篮子,也有锄头和犁头供男子们耕作。
空荡的街道上没有人比美,亲戚相见都争相邀请。
酒菜丰盛,市场热闹,鼓笛声嘈杂,艺人们表演得狂放。
蚕丛时代已经如此,古人虽然不在,但无人敢改变这种风俗。
在异地无法见到古代的风俗,只能在田间小路上听到笙歌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岁首时节蚕市的热闹景象。首句“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桑叶新生,适合新蚕孵化。接下来的诗句“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反映出农民们生活的勤勉,即使去年的农具破旧,也要提前准备今年的衣物。

诗人接着写到,“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描述了村民们在市场上出售多余的粮食,购买养蚕所需的箔纸,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这里的“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则强调了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农事的场景,体现了家庭合作的和谐。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描绘了市场上的喧闹和亲朋好友的热情相待,酒肴鼓笛声中,倡优表演增添节日气氛。诗人感慨,“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表达对传统风俗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两句“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暗示了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能感受到家乡蚕市的独特风情,通过陌上传来的笙歌,勾起了诗人对故乡习俗的深深记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乡村蚕市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农耕社会的生活气息和人们对于丰收的期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大雷山怀旧

维舟村寺踏平滩,才到山中便改观。

一夜雨过鸣涧壑,半空云堕失峰峦。

人家有径苍苔滑,萧寺无僧翠竹寒。

此日故人千里隔,欲扳高顶望长安。

(0)

夏日游翠山寺寻张即之秘阁遗事

五月桃源路,山深不见花。

绿肥梅荐玉,黄实蔓垂瓜。

磴伏云根断,溪长鸟道赊。

梵宫天设险,僧饭熟胡麻。

(0)

送朝用佥宪山西

十年大道感亲闻,鸡鹤忘形日与群。

春逐莺花杯里散,江流天地眼中分。

客怀恋土看吴月,马意先人入晋云。

经略肯分閒笔研,岂无长赋吊河汾。

(0)

清桥夜月

月隐崆峒峰,世人俱未看。

独怜得句客,照桥三四栏。

(0)

溪船

家业计多少,茶铛及钓钩。

横行烟月里,谁敢犯虚舟。

(0)

古泾

古泾通幽际,桑条拂水湄。

鸡鸣闻里社,妇馌祝田祠。

抚字惭无术,催科复有期。

常来肥掾坐,驯雉愧芳规。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