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层层出晓波,东风湖面软于罗。
佳人秾李山花髻,荡子垂杨水调歌。
蝴蝶意閒随梦去,鸳鸯情熟奈春何。
苏公雅亦称相识,浪比西施愧已多。
画阁层层出晓波,东风湖面软于罗。
佳人秾李山花髻,荡子垂杨水调歌。
蝴蝶意閒随梦去,鸳鸯情熟奈春何。
苏公雅亦称相识,浪比西施愧已多。
这首《踏堤曲(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画面。
首句“画阁层层出晓波”,以“画阁”象征高雅的生活空间,随着晨光的照耀,一层层楼阁仿佛从水面波光中浮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东风湖面软于罗”一句,通过比喻将轻柔的东风与柔软的罗绸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湖面在春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柔和如丝的景象。
“佳人秾李山花髻,荡子垂杨水调歌”两句,将人物活动融入自然之中。佳人头戴山花,如同山间绽放的花朵,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荡子则在岸边垂柳之下,轻声吟唱着水调歌,悠扬的歌声与潺潺流水相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蝴蝶意閒随梦去,鸳鸯情熟奈春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蝴蝶在空中自由飞翔,似乎随心所欲地追逐着梦境;鸳鸯在水中嬉戏,它们的情感深厚,却也面临着春天的种种诱惑与挑战。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由与情感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苏公雅亦称相识,浪比西施愧已多”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苏轼曾与西施相比,而诗人则自谦,认为自己的作品虽有苏轼的雅致,但与西施之美相比,仍有不足之处。这种谦虚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文学追求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整体而言,《踏堤曲(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江南水乡春日的美好景色以及人物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学思考和谦逊的人生态度。
我不忘大德,尔毋思小怨。
自尔入家门,饮食须相劝。
始度台关时,我情弥婉娈。
我乡日已近,汝乡日已远。
好言相安慰,不久还沙苑。
当奉白头姑,共隐华山巘。
居贫愁懑多,婢仆时骄蹇。
恭敬岂无违,所恃卿良善。
纤手所循环,女图日不卷。
新颂伯鸾妻,德音聊自遣。
箧中馀绣袷,颜色红无损。
自今不敢视,一任浮埃满。
欲送归云不可寻,读君诗句费沈吟。
春无白日常疑浅,水到沧溟未是深。
野竹生来饶苦节,渚莲开后见同心。
最怜犀带桥头月,他夕分明照客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