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苏笔力不到处,石破天惊自著书。
未悔居夷从凤鸟,真看横海掣鲸鱼。
河山烟点齐州外,文字雷屯草昧初。
闻说鸡林争购集,百蛮齐拜孝廉车。
韩苏笔力不到处,石破天惊自著书。
未悔居夷从凤鸟,真看横海掣鲸鱼。
河山烟点齐州外,文字雷屯草昧初。
闻说鸡林争购集,百蛮齐拜孝廉车。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寄家菽园孝廉新架坡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丘逢甲以韩愈和苏轼的才情为典,赞美了家中的孝廉(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孝廉资格)在学术上的独特成就。"韩苏笔力不到处"暗指其才华超群,即使超越了韩愈和苏轼的笔力;"石破天惊自著书"则形容其著作如同石破天惊,令人惊叹。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孝廉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学问,如同凤鸟翱翔、鲸鱼横海的敬佩。
"河山烟点齐州外"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以此烘托出人物的豪情壮志;"文字雷屯草昧初"比喻他的文字如雷鸣般震撼,照亮了学术的初始阶段。最后两句,"闻说鸡林争购集,百蛮齐拜孝廉车"则夸张地写出其作品受到海外的热烈追捧,连异族都为之折服,表达了对其学识的极高评价和对他未来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主人公的才情与学识,以及他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充满了对人才的赞赏和对文化的自豪。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
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
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
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
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
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