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光山四首·其二绝境亭》
《净光山四首·其二绝境亭》全文
宋 / 徐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0)
注释
行:行。
向:向着。
最:最高。
高处:地方。
惟:只。
将:作为。
物色:景色。
郡城:城市。
依:靠近。
薮泽:湖泽。
地势:地形。
转:转向。
东南:东南方向。
对景:面对景色。
身:我。
垂老:年迈。
题诗:写诗。
兴:兴致。
欲:想要。
酣:高昂。
可能:或许。
清晓:清晨。
出:出门。
四面:四周。
晴岚:明媚的山岚。
翻译
向着最高的地方前行,只把万物景色作为伙伴。
郡城建在湖泽旁边,地势逐渐转向东南方。
面对眼前的景色,我已年迈,题诗的兴致却高昂。
或许在清晨时分出门,四周都是明媚的山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净光山四首(其二)绝境亭》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展现了净光山的独特风貌和个人心境。

首句“行向最高处”,表达了诗人登临山顶的决心和对美景的向往。接着,“惟将物色参”暗示了诗人以自然景色为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感悟。山下的郡城隐于湖泊沼泽之间,地势则转向东南,展现出山水相依的地理特点。

“对景身垂老”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即使年事已高,面对美景仍能激发诗兴。“题诗兴欲酣”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豪情与陶醉,仿佛在诗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诗人想象着清晨时分,四周云雾缭绕,增添了山景的神秘与诗意,也暗示了诗人期待在这样的时刻进一步领略净光山的秀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净光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艺术追求,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作者介绍

徐玑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翁绍文求题钱清留别图

居官有遗爱,其人必贤者。

所患不好名,此语非大雅。

翁侯遗此图,题者一何寡。

初无标榜意,文字殆可舍。

绍文承父志,仁政被乡社。

弃官久避乱,行己不苟且。

谓余卅年旧,怀抱试倾泻。

语浅意自深,何用事陵跨。

(0)

题周子洁募葬徐俟斋启卷子

昭法死空山,其志诚皎洁。

毕生绝交游,仅得全名节。

世士不能穷,无论蓄内热。

小人偶作缘,宛转缁已涅。

置身清浊间,时名那可窃。

吾党二三子,内讼庶不屑。

(0)

答鸿鹭汀同年·其三

文孙十岁摹周鼓,日课偏旁授《说文》。

娱老知君定忘老,鹤雏渐长欲淩云。

(0)

丁衡甫中丞属题张力臣符山堂图卷·其二

古称朋友以义合,义绝深悲道已孤。

扫地名流今日尽,莫将故旧误吾徒。

(0)

程白葭属题精忠柏断片图

世方憎忠义,君胡表此柏?

移之至岳坟,终古配毅魄。

吁嗟墓中士,涅背字历历。

苌叔苦违天,天倾血成碧。

(0)

续海藏楼杂诗·其八

之官而北上,留京而南归。

屈曲使投閒,天欤非人为。

功名与节义,时论方背驰。

名教已扫地,何人能维持?

指心许苍天,一老乃慭遗。

徐行万马中,舍我噫其谁?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