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色湖光萃美处,金绳绀宇此间开。
绝无尘相染初地,定有天花落讲台。
况为祝釐伸众愿,岂缘问景偶閒陪。
慈宁寿比净慈寿,稽首我闻如是来。
峰色湖光萃美处,金绳绀宇此间开。
绝无尘相染初地,定有天花落讲台。
况为祝釐伸众愿,岂缘问景偶閒陪。
慈宁寿比净慈寿,稽首我闻如是来。
这首诗描绘了净慈寺的壮丽景色与庄严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景象。首句“峰色湖光萃美处”,将净慈寺所处的环境之美概括得淋漓尽致,山峰与湖泊的色彩汇聚在一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接下来,“金绳绀宇此间开”一句,通过“金绳”和“绀宇”的描绘,突出了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庄严,仿佛金色的绳索引领着人们进入这神圣的空间。
“绝无尘相染初地,定有天花落讲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净慈寺的清净与神秘,强调这里远离尘世的纷扰,初地(佛教中指修行者的起点)纯净无染,而天花的落下则增添了仪式感与神圣的气息,似乎在讲述着佛法的教诲与智慧的传播。
“况为祝釐伸众愿,岂缘问景偶閒陪。”这两句表达了对净慈寺作为祈福之地的尊敬与向往,无论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还是单纯地寻求心灵的慰藉,净慈寺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诗人在此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功能与作用,也体现了其在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最后,“慈宁寿比净慈寿,稽首我闻如是来。”这两句表达了对净慈寺及其创始人慈宁的崇高敬意,希望净慈寺的寿命如同慈宁一样长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亲自前来参拜的虔诚之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净慈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
温谷媚新丰,骊山横半空。
汤池薰水殿,翠木暖烟宫。
起疾逾仙药,无私合圣功。
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
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
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
陶欣入社叟,生怯论经俦。
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
长波溢海岸,大点出嵩丘。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殷勤一笺在,留著看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