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涤嘉豢,丽碑敬牲。角握之牡,色纯之骍。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太公胖俎,傅说和羹。
在涤嘉豢,丽碑敬牲。角握之牡,色纯之骍。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太公胖俎,傅说和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涤嘉豢,丽碑敬牲"中的“涤嘉豢”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献上的洁净无暇的牺牲,“丽碑”则是指刻有礼文或图腾的石碑,用以纪念或表彰,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和敬意。"角握之牡,色纯之骍"中,“角握之牡”形容公牛强健有力,“色纯之骍”则描写了马匹的优良与纯净,这些都是祭祀时选用的一级品。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一句,通过对火和水的运用,象征着对自然界阴阳二气的尊重和利用。火代表阳热之气,传递着生机与活力;水则象征着凉润之性,滋养万物。
"太公胖俎,傅说和羹"中,“太公”指的是祭祀时供奉的太牢(牛、羊、猪三牲),“胖俎”形容肉类丰厚而美味;“傅说”则是古代烹饪食物的方式,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使食品更加可口;“和羹”指的是祭祀时供奉的美酒,象征着和谐与融洽。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祖先崇拜的虔诚心态,也展示了当时祭祀礼仪的丰富与严谨。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平衡状态。
渐江天际来如丝,委蛇下绕孙王祠。
两岸青山如走马,势与江水俱驰下。
疏烟远近见村墟,茅屋竹篱总堪画。
隐士家居溪上村,云烟水石供晨昏。
田园岁入了官赋,足迹不到王侯门。
溪鱼入市充盘餐,啄黍有鸡牢有豚。
论文痛饮醉方已,高朋满座无空樽。
秋风萧萧岁云暮,奔走谁能免公务。
乾坤如许憾身多,何况持家立门户。
写画题诗良独苦,梦魂想像无由睹。
我欲作诗奉明主,挽此高风还淳古,四海苍生悉安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