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全文
唐 / 马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jiāhòufēi西shì
táng / dài

yuǎnguīcóngbiéqīnàishītiān

guópínhuíshǒufāngqiūzàijiā

míngqióngwénsāilěngyànbèilóngshā

西sānggānzhōuzhōngjiànhuā

翻译
从这次远离后就要告别了,亲爱的家人相隔在天边。
离开家乡频繁地回头张望,正值秋天却无法在家园停留。
听到蟋蟀在边塞的路上鸣叫,孤雁飞过茫茫的沙漠。
往西到达桑乾河的弯曲处,河中小洲上看见了芦苇花。
注释
远归:指远离家乡归来的人。
亲爱:亲近爱护的人,这里指家人。
失天涯:分散在极远的地方。
去国:离开国家,这里指离乡背井。
频回首:不断地回头,表示不舍。
方秋:正值秋天。
鸣蛩:鸣叫的蟋蟀,蛩即蟋蟀。
塞路:边塞的道路。
冷雁:孤寒的大雁,象征孤独的旅人。
龙沙:指遥远的沙漠地带,常用于形容边塞。
西次:向西行进。
桑乾曲:桑乾河的弯曲处,桑乾河位于中国北方。
洲中:河中的小岛或沙洲。
荻花:即芦苇花,秋季开花,常生长于水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苦,行者远归的孤独与哀愁。"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深切相思和无尽的孤独感。"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则写出了旅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即使到了秋天,也无法回到温暖的家中。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中的“鸣蛩”指的是寒蝉,它们在边塞的道路上鸣叫,给人的心头带来凄凉之感。"冷雁"则是形容大雁飞行时天气的寒冷,这里的“背龙沙”可能是指雁群背对着风沙继续北迁,增添了一种悲壮与孤独。

最后两句"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西次桑乾曲"中的“桑乾曲”有可能是指一条河流的名字,这里的“西次”意味着行者在向西的旅途上。"洲中见荻花"则是在河洲之上看见了荻花,荻花常与水边相连,它的出现为这孤独的画面增添了一抹淡雅之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行者心中的哀愁和无尽的离别之苦,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幽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马戴

马戴
朝代:唐   字:虞臣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生辰:799—869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春寒郡归

云蒙蒙,雾霏霏。风冷山桃落,春深社燕飞。

出门正是花朝期,归路又逢上巳日。

雨丝烟絮两旬开,清明时节复催逼。

九十春光过海棠,寒衣犹著手足僵。

老农记得将播种,才听仓庚心已忙。

(0)

读荆山同年《哭兄诗》

忍听孤鸿嘹唳鸣,中宵风雨搅吟声。

哭歌无复埙篪韵,生死方知手足情。

慷慨九原完骨肉,弥留数语感神明。

凭将孝弟成忠义,勉慰慈心慰乃兄。

(0)

岁暮书感四首·其三

风雨巢倾反哺乌,谁知窃负当安舆。

十年人老忧常有,百岁天怜难或无。

骨肉几家经丧乱,颠危四望待持扶。

北山坐诵嗟何补,空负长吟泪与俱。

(0)

野望

涸沼困鲸鲵,孤城气惨凄。

重围争地险,万垒压山低。

雨阵军声寂,风旗队伍齐。

村农闲负手,香稻满畴西。

(0)

清明未遂祭扫作此志痛

故鬼无家俎豆虚,感时荐食倍欷歔。

荒坟滴酒犹安土,旅馆栖神亦寄居。

冷落人烟寒食后,阑珊墦祭乱离余。

纸钱不上松楸影,夜雨潇潇墓畔庐。

(0)

书事八首·其三

终朝咄咄只书空,早用吾谋未必穷。

东道忽通秦失险,南风不竞楚无功。

谁知川壅防先溃,乍得风传内已讧。

咫尺洪都根本地,安危急切望群公。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