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沼困鲸鲵,孤城气惨凄。
重围争地险,万垒压山低。
雨阵军声寂,风旗队伍齐。
村农闲负手,香稻满畴西。
涸沼困鲸鲵,孤城气惨凄。
重围争地险,万垒压山低。
雨阵军声寂,风旗队伍齐。
村农闲负手,香稻满畴西。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的荒凉景象。首联“涸沼困鲸鲵,孤城气惨凄”以“涸沼”喻小城,以“鲸鲵”喻敌军,形象地展现了敌众我寡、孤立无援的困境,同时通过“气惨凄”三字渲染出战场的悲凉氛围。颔联“重围争地险,万垒压山低”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紧张与激烈,敌军重重包围,争夺每一寸险要之地,无数营垒压得群山都显得矮小,凸显出战争的残酷和形势的严峻。
颈联“雨阵军声寂,风旗队伍齐”则在静谧中展现战争的寂静,虽然大雨倾盆,但军营中却异常安静,只有风中飘扬的旗帜和整齐的队伍在诉说着战争的秩序。尾联“村农闲负手,香稻满畴西”则以村民的平静生活反衬战场的动荡,他们在田间悠闲地行走,稻谷丰收,一片祥和,与战场上的硝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反差,以及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桥三里许以长,如虹蜿蜒饮两塘。
南北咽喉形胜控,春秋节宣计画良。
东接睢邳耕桑野,西连丰沛王霸乡。
我曾坐照资利涉,发帑脩筑乃如常。
徐州省方今回跸,路便因度斯舆梁。
去岁孙工河夺溜,闻道经此东归洋。
一百馀孔不足泄,其时水过桥面强。
水过沙停半淤淀,微山遂壅趋壑方。
畴咨督课速疏浚,即今尾闾才通航。
吁嗟民艰触目是,善后之策犹茫茫。
好春重至西湖曲,不爱山青与水绿。
所爱别馆近林家,步步远尘树树玉。
设云处士今在否,我知斯人未免俗。
新得先生遗墨妙,日观不厌继以烛。
五诗神合暗香句,清峭雄浑无不足。
宜令东坡拜下风,健笔藏筋讵丰肉。
马迁死后良史无,峰色湖光皆实录。
即景合璧咏双绝,和吟岂谢巴人曲。
两贤同得社而祭,往往丛祠倚松竹。
所惜潜亦个中人,遥遥祗享柴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