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林逋诗帖真迹用卷中苏轼书和靖林处士诗后韵》
《题林逋诗帖真迹用卷中苏轼书和靖林处士诗后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好春重至西湖曲,不爱山青与水绿。

所爱别馆近林家,步步远尘树树玉。

设云处士今在否,我知斯人未免俗。

新得先生遗墨妙,日观不厌继以烛。

五诗神合暗香句,清峭雄浑无不足。

宜令东坡拜下风,健笔藏筋讵丰肉。

马迁死后良史无,峰色湖光皆实录。

即景合璧咏双绝,和吟岂谢巴人曲。

两贤同得社而祭,往往丛祠倚松竹。

所惜潜亦个中人,遥遥祗享柴桑菊。

(0)
鉴赏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林逋诗帖真迹用卷中苏轼书和靖林处士诗后韵》。诗中描绘了对林逋(和靖)诗作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诗风的深刻理解。

首句“好春重至西湖曲”点明地点为西湖,春回大地之时,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接下来“不爱山青与水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审美取向,更偏爱于林逋诗中的意境而非眼前的山水景色。

“所爱别馆近林家,步步远尘树树玉”进一步描绘了林逋诗中的场景,别馆近邻林家,每一步都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玉树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设云处士今在否,我知斯人未免俗”则表达了对林逋人格的赞美,即便是在诗中,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但其精神境界却超越了常人。

“新得先生遗墨妙,日观不厌继以烛”赞扬了林逋诗作的艺术价值,即使在阅读时需要借助烛光,也依然无法满足对诗作的欣赏与品味。

“五诗神合暗香句,清峭雄浑无不足”是对林逋诗作风格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诗如暗香一般,既清且峭,雄浑而不失细腻。

“宜令东坡拜下风,健笔藏筋讵丰肉”将林逋与苏轼相比较,认为林逋的诗作在艺术上超越了苏轼,其诗笔力刚健,内涵丰富,不浮夸。

“马迁死后良史无,峰色湖光皆实录”以历史上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为例,表达了对林逋诗作真实记录自然景观的赞赏。

“即景合璧咏双绝,和吟岂谢巴人曲”指出林逋诗作不仅能够独立成篇,还能与其他作品相得益彰,其艺术成就堪比古代巴人的音乐。

“两贤同得社而祭,往往丛祠倚松竹”提到林逋与苏轼两位诗人的作品常常被一同祭祀,他们的作品如同丛祠旁的松竹,长存不衰。

最后,“所惜潜亦个中人,遥遥祗享柴桑菊”表达了对林逋诗作中所蕴含的隐逸情怀的共鸣,同时也惋惜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状态,只能通过诗作来遥遥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林逋诗作的赞美,展现了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文人皇帝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漫书五首·其二

晓跨城东马,披星到酒家。

瓮春抽嫩竹,灯夜试初花。

乐听升平曲,人乘浩荡槎。

兴来从健到,谁省岸乌沙。

(0)

九日游灵谷

地迥意森爽,秋水潆复流。

万柏夹修径,古松枝相樛。

寺门窈且深,台殿若云浮。

布席列笙歌,同心日遨游。

有时狎麋鹿,忽尔侣群鸥。

心旷境殊豁,山深吾可留。

不识簪缨贵,岂复茅茨羞。

山谷宜有灵,宾友此倡酬。

坐阅寒桂影,出门无所求。

(0)

病言

多病欲无言,凄风感心曲。

十年侍明光,群书校天禄。

冠佩含春风,翱翔总鸾鹄。

素饱愧未湔,拾遗梦空触。

岂期挥翰手,欲展扶黎足。

竹简经蠹穿,胸襟被尘梏。

虽云日偃仰,亦复成局促。

非不思古人,知荣守其辱。

雅志良难酬,叹息声相属。

(0)

漫书二首·其二

骐驎日千里,捕鼠愧狸狌。

鲁鸡伏鹄卵,越鸡良不能。

小大固物理,鹪鹩等鹍鹏。

得造境自适,入真化可乘。

何必朱门戟,可以易枢绳。

(0)

闺怨十首·其二

沉沉闺阁夜熏香,准拟东风放海棠。

青雀西飞鹤东去,落残红烬漏初长。

(0)

砧声

西岭无情石,东林枯木枝。

如何明月夜,触手动相思。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