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无情石,东林枯木枝。
如何明月夜,触手动相思。
西岭无情石,东林枯木枝。
如何明月夜,触手动相思。
这首诗名为《砧声》,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西岭无情石,东林枯木枝。如何明月夜,触动人相思。”四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首句“西岭无情石”,以无情的石头比喻人世间的冷漠与无常,暗示了情感的难以捉摸和易逝。接着,“东林枯木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孤独与凄凉,枯木象征生命的凋零,预示着情感的衰败。
“如何明月夜,触动人相思。”这两句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明月之夜本是浪漫而温馨的时刻,却因触发了内心的相思之情,使得原本美好的情境变得复杂而哀伤。这里的“相思”不仅指爱情的相思,也包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所产生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情感脆弱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内心深处涌动的复杂情感。石宝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富有深意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表达。
延陵有淑女,少小住双溪。
嫁为俞氏妇,生年才及笄。
奉亲尽色养,相夫道无违。
乡党称闺范,德曜本齐眉。
前年涉海上,中馈事优为。
次年返故里,井臼独操持。
何天丧所天,病骨常不支。
参茸投罔效,鸾凤忽分飞。
虚占熊蛇梦,三索复不齐。
留此未忘身,罂罂将焉依。
归家别阿父,有孙弄含饴。
堂上拜阿翁,犹子养可资。
安用长独活,忍不去生埋。
含泪不能语,愿以生死辞。
一勺鸩羽毒,甘之如渴饥。
八月十二日,从容就义时。
同梦九年速,殉身三宿迟。
泉台当有路,夫妇唱与随。
我闻阿母贤,捐躯行无亏。
又闻其姑沈,赴难视如归。
渊源推所自,根本茁非歧。
精诚达地下,默鉴共在兹。
辉煌增绰禊,题表重纶丝。
为歌烈妇烈,遍闻浙水西。
《归安俞烈妇吟为艺林作》【清·许传霈】延陵有淑女,少小住双溪。嫁为俞氏妇,生年才及笄。奉亲尽色养,相夫道无违。乡党称闺范,德曜本齐眉。前年涉海上,中馈事优为。次年返故里,井臼独操持。何天丧所天,病骨常不支。参茸投罔效,鸾凤忽分飞。虚占熊蛇梦,三索复不齐。留此未忘身,罂罂将焉依。归家别阿父,有孙弄含饴。堂上拜阿翁,犹子养可资。安用长独活,忍不去生埋。含泪不能语,愿以生死辞。一勺鸩羽毒,甘之如渴饥。八月十二日,从容就义时。同梦九年速,殉身三宿迟。泉台当有路,夫妇唱与随。我闻阿母贤,捐躯行无亏。又闻其姑沈,赴难视如归。渊源推所自,根本茁非歧。精诚达地下,默鉴共在兹。辉煌增绰禊,题表重纶丝。为歌烈妇烈,遍闻浙水西。
https://shici.929r.com/shici/YgEm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