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捲西风豆雨乾,蟾光摇动碧云端。
仲间总是清虚府,天上谁楷白玉盘。
江净雁拖云影瘦,楼高人立桂香寒。
归来醉罢霓裳杳,露下天高夜巳阑。
帘捲西风豆雨乾,蟾光摇动碧云端。
仲间总是清虚府,天上谁楷白玉盘。
江净雁拖云影瘦,楼高人立桂香寒。
归来醉罢霓裳杳,露下天高夜巳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帘捲西风豆雨乾,蟾光摇动碧云端”,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西风轻拂,豆大的雨滴已干,一轮明月悬挂于碧蓝的天空中,其光芒在云层间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仲间总是清虚府,天上谁楷白玉盘”,进一步深化了月色之美。诗人将月亮比作“白玉盘”,并指出它仿佛是清虚之府的象征,暗示着月光的纯净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对月之美的赞叹。
颈联“江净雁拖云影瘦,楼高人立桂香寒”,转而描绘了江面的平静与雁群的动态。江水清澈,雁群掠过,留下细长的云影;高楼之上,有人独立,周围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寒意袭人。这一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清新。
尾联“归来醉罢霓裳杳,露下天高夜巳阑”,则以人物活动收束全诗。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光下饮酒作乐,直至酒醒,霓裳已散去,露水落下,夜色渐深。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喜爱与留恋,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每欲一醉竟未尝,今朝杯翠如桄榔。
须臾耳热仰天笑,气吞万里驹方骧。
何从人间有此客,杜门忽见车轩昂。
兴来对我弄弦索,妙观随指追文王。
绝学子云不汲汲,颇许叔度能汪汪。
何当万事付一笑,卧看天雨云飞翔。
我生风韵无尘埃,扬清激浊心不回。
少年不忍混白黑,出言动辄为身灾。
突汀出岸水必拍,乔木颖林风必摧。
乃知此世要不免,毁誉于吾何有哉。
君今欲脱此等忧,献君一策真良谋。
人言白璧为石头,唯唯慎莫分劣优。
坐中亦复发一语,众将环视如仇雠。
此策简截君牢收,饱食熟睡且随流。
泛然四海无不可,人将爱与君同游。
眼高四海语英发,自应文章有家法。
金陵地肺山川骄,要君诗句时弹压。
东来藉甚名誉传,景星瑞鸟人争先。
忽惊华气倾坐客,但觉人品春湖前。
一杯春露容同啜,更看归舟登一叶。
遥知笑语散惊鸥,万顷烟波上眉睫。
念君怀中有卿相,何时摸苏一唾掌。
要看儒林万口誇,文公诸郎能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