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颜忘势位,喜惧两迟回。
堂上綵衣舞,樽前笑靥开。
金镮应学探,竹马欲相陪。
未必称纯孝,高风独老莱。
承颜忘势位,喜惧两迟回。
堂上綵衣舞,樽前笑靥开。
金镮应学探,竹马欲相陪。
未必称纯孝,高风独老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和谐。"承颜忘势位"一句,既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也流露出在亲情面前地位与权势的微不足道,强调了家庭情感的重要性。"喜惧两迟回"则生动地刻画了面对家庭欢聚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的期待,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堂上綵衣舞,樽前笑靥开"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表情,将节日的欢乐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綵衣舞动,笑声盈盈,不仅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体现了家人间无拘无束的快乐。"金镮应学探,竹马欲相陪"则以儿童的游戏为喻,表达了家人间的亲密互动与共同成长的主题。金镮学探,象征着智慧与探索;竹马相陪,则寓意着陪伴与成长。
最后两句"未必称纯孝,高风独老莱",既是对前文场景的总结,也蕴含了对孝道的思考。"未必称纯孝"暗示了孝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非单一行为可以完全概括;"高风独老莱"则借用了典故,赞美了像老莱子那样以实际行动体现孝心的高尚品德。整首诗在描绘家庭温馨的同时,也传递出对传统美德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