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
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
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
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
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通过对山势的描写,表达了隐逸者对高洁独立境界的向往。而"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则是从视觉上展示了这种境界的壮丽与神秘。接着"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样的生活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和长久的坚守。
中间部分"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描绘了隐逸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种在山中耕作、采药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宁静。"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赞美,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
接下来"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之地的了解和欣赏,以及与山中僧侣共同享受这份清净。"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则是对山中环境的一种描绘,突出了险峻和幽深。而"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则透露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积累力量的决心。
末尾部分"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是在山中遇到了客人,也不以常人的礼节相待。而"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另一种描写,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最后"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一些日常活动,如制蜜、洗浴,以及与动物的亲密接触。而结尾"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则是对这种生活的总结和赞美,认为这样的隐逸生活远胜过世俗中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