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连日热,向晚大风寒。
变态如翻手,衰容怯倚栏。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
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
暮秋连日热,向晚大风寒。
变态如翻手,衰容怯倚栏。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
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气候变化,从白天的炎热到傍晚的大风带来的寒意。诗人运用比喻,将这种天气的突变比作翻手之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快速转换。诗中人物面对这样的景象,感到衰老的容颜更加畏缩,不敢倚靠栏杆,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进一步描绘了晚风吹过,带来了霜降的预兆,同时将月亮吹至高高的云层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最后,"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以落叶的声音作为结句,增添了秋夜的凄凉与寂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季节变迁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晚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无情的深刻体验,具有较强的季节感和情感共鸣。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
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款款。
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雁声短。
闻到罽庭尤若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公于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不顾万乘主,不屈千户侯。
手澄百金鱼,身被一羊裘。
借问此何耳,心远忘九州。
青山束寒滩,溅浪惊素鸥。
以之为朋亲,安慕乘华辀。
老氏轻璧马,庄生恶牺牛。
终为蕴石玉,夐古辉岩陬。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
各不相羡慕,荣枯乃系时。
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
霜前给给开,霜后差差萎。
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
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
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凤皇非鴳匹,骐骥非驽攀。
自乏镕质资,不数炉冶间。
合于众君子,百事无相关。
岂期叨称誉,藉已出瀛寰。
昨闻竞方驾,下直从道山。
酒壶缀肴其,马衔锵玉环。
上唾屈及贾,下吞崔与班。
肯比豪华子,黄金邀舞鬟。
遂来集灵宫,乃等逸士闲。
养生曾昧术,四体幸无瘝。
池籞虽可乐,鱼鸟闹于阛。
绕坛安石榴,何时拆朱殷。
水疑蛟龙潜,云想鸾鹤还。
蕙圃秘且深,苔径历已艰。
越樵得射镝,秦洞迷童颜。
杳杳颇起羡,区区空服纶。
尘心傥一浣,石溜春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