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

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

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0)
注释
山:指特定的山。
众山:众多的山。
殊:不同。
寺:寺庙。
诸寺:其他的寺庙。
拟:比拟,相比。
无面:没有一面。
当:面临。
江:江面。
有林:有树林。
照水:倒映在水中。
南泠:地名,南泠桥。
吴会:古时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今江苏、浙江一带。
北渡:向北的渡口。
扬子:扬子江,长江下游的别称。
还看:回头望去。
上下帆:来往的船只。
何常已:何时停止,意指每日的船帆起落。
翻译
这座山与众不同,寺庙并非寻常可比。
没有一面不临江,每片树林都倒映在水面。
南泠桥隔开吴越之地,北边的渡口通往扬州。
回望江上船只往来,每天的日出日落何时停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通过对金山寺的独特描绘,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首句“山与众山殊”,强调了金山寺所在的山峰与其他山的不同之处,可能暗示着其独特风貌或地位。次句“寺非诸寺拟”进一步突出了该寺在众多寺庙中的独一无二。

接下来,诗人通过“无面不当江”和“有林皆照水”两句,描绘了金山寺四周被江水环绕,树木倒映在水面的景象,展现出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诗人以“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点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它不仅连接了吴越两地,还与扬子江相通,显示出其交通要冲的地位。

最后两句“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表达了诗人对每日船只来往于金山寺前的繁忙景象的观察,以及对这种日常生活的感叹,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持久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特点和独特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日常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种玉亭

采得昆冈玉,连云种小亭。

月华润灵雨,虹彩烛苍冥。

(0)

武林即事·其二

切云雉堞郁崔嵬,气压江山势壮哉。

万骑貔貅金作甲,九关虎豹玉为台。

弃繻独羡终军志,保鄣唯称尹铎才。

天运循环真有数,腐儒白首重兴哀。

(0)

为王明仲题木笔士女图

木笔花开春已深,十分闺思向谁吟。

煖风吹破游丝梦,故折琼芳比素心。

(0)

题陶靖节赋诗像

归来不负酒并琴,幽鸟南山伴好吟。

一自卷中书甲子,钓璜千古不同心。

(0)

寒食

轻寒雨霁绿杨天,士女春畦竞翠钿。

舆梦依稀山色在,滏阳极目午桥烟。

(0)

搏云吟·其六

山阁高严带雨眠,鹿踪鸥迹伴壶天。

茫茫大地炎云毒,抱影萧疏玉麈寒。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