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
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
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
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
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
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
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次韵张守酴醾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黄堂与公卿一同退食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自然景观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黄堂中与友人共同享受美食后,感到十分愉悦的心情。在这种氛围中,他不禁被周遭的自然景观所吸引,心生幽雅之兴,似乎想要将这些美好的时光和感受深藏于心。
"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
这里的“双旌”可能指的是旗帜或是其他象征性的物品,它们在闲适的春日里没有被展现出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大笔微吟缀祖风”则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即用宽广的笔触继承古人的文风。
"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朋友渐行渐远的感慨。在他看来,能够与友人们共度美好时光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因此他感到一丝孤独和漂泊之感,好像自己正处于异乡游历之中。
"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杖藜约我过南浦”可能是诗人希望放弃尘世的纷扰,随着岁月流转而远离喧嚣。而“贤圣时时为一中”表达了他对智慧和圣洁之境的向往,即使身处俗世,也能保持内心的一致与平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远的思想寄托,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文学传统的尊崇。
望嵩邙。永昭陵畔,王气压龙冈。巩洛灵光。
郁郁起嘉祥。虚彩帟,转哀仗,閟幽堂。叹仙乡路长。
景霞飞松上。珠襦宵掩,细扇晨归,昆阆茫茫。
满目东郊好,红葩斗芳。韶景空骀荡。
对春色、倍凄凉。最情伤。从辇嫔嫱。
指瑶津路,泪雨泣千行。翠珥明珰。曾忆荐琼觞。
春又至,人何往。事难忘。向斜阳断肠。听钧天嘹亮。
清都风细,朱栏花满,谁奏清商。
紫幄重帘外,时飘宝香。环佩珊珊响。
问何日、反雕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