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到天台院,因逢物外僧。
忘机同一祖,出语离三乘。
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
片时松影下,联续百千灯。
偶到天台院,因逢物外僧。
忘机同一祖,出语离三乘。
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
片时松影下,联续百千灯。
--
--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偶然到访天台寺院,与一位出家人不期而遇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修氛围的描述,传达了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
“忘机同一祖”表明他们之间的交流超越了世俗的差异,都回归到了共同的精神渊源。"出语离三乘"则指禅师的话语已经超出了佛教传统的三种修行方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悟性。
诗人通过“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这两句,勾勒出寺院内外的宁静与清晰。古树参天,庭院沉默无声;窗户空旷,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外界的明净。
“片时松影下”可能是指诗人在一棵古松之下小憩的瞬间,而“联续百千灯”则是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照亮,仿佛内心的智慧如同无尽的灯火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禅修境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在觉悟的追求。
才过中秋,几处砧敲,冰轮倍明。
忆桂花香满,浓侵庭院,梧桐阴碧,低覆轩楹。
无伴飞觞,何人击钵,总有新诗勉强成。
空阶畔,暗蛩相答,亦诉难平。嫦娥苦爱长生。
也耐尽、琼楼冷淡情。
望迢迢银汉,初更已报,茫茫玉宇,万籁无声。
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抱幽怀天地清。
沉吟久,正露华如水,斗转参横。
春入华堂,玉阶草色重重暗。
寒波一片映阑干,望处如银汉。风动花枝深浅。
忽思量、时光如箭。歌声撩乱。环佩叮当,繁华未断。
游赏池台,沧桑顷刻风云换。
中宵笳角恼人肠,泣向庭闱远。何处堪留顾盼。
更可怜、子规啼遍。满壁图书,一枝残蜡,几声长叹。
碧天清暑凉生,流莺啼彻闲庭。
又逢佳景,谁家游冶,芰裳兰钏。
曲岸扶疏,遥山掩映,铅华月遍。
看盈盈无数,帘钩画舫,烟渚落霞千片。
一望胭脂簇锦,恍当年、馆娃遗钿。
朱颜既醉,妆窥水镜,珠翻团扇。
露湿云凝,六郎无似,比将花面。
还羡取十里,香风皓月,素波长见。